《野雀之詩》編劇吳奕均是施立在輔大教書時期的學生,施立鼓勵他將知道的故事寫成劇本,儘管在此前吳奕均沒什麼編劇經驗,但因掌握原始人物的真實素材,所以先寫了一個20多場的腳本,接著再由施立接手擴充為現在的樣貌。
施立指出,2人的合作主要是分階段:劇本角色背景、故事情節等前期階段由吳奕均負責;後期的風格、形式與敘事觀點則由施立逐步修改確立。「有機會講別人的故事,透過自己的視角、喜歡的形式來呈現,是很好的經驗。」
6年前執導公視人生劇展《回家的女人》後,施立一直希望拍攝劇情長片,並著手開發比較商業的題材,但始終不順利。《野雀之詩》劇本完成後,施立原想拍成電視電影,不過遇到影展策展人與紀錄片製作人出身的監製賴珍琳,她因喜歡這個故事,希望提升製作規格為電影,於是合作展開籌資。
施立坦言:「《野雀之詩》的題材並非通俗商業電影,一開始我有點不知死活,以為影片所需經費不算多,試著自行籌資。接觸很多電影公司、潛在的投資者,到處提企劃案,但一毛錢都沒找到。」該片最後是靠文化部電視節目補助、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拍攝補助,加上施立與賴珍琳各自出資,才將影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