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由已故導演齊柏林拍攝的紀錄片在全台創下2.2億票房,但劉嘉明坦言,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議題很冷僻,不可能像《看見台灣》那樣掀起熱潮。身為發行商,他的目標是讓更多人看見《我》片,「不是我們不想賺錢,而是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在發行端量入為出,相對而言比較沒問題。」
根據劉嘉明的經驗,議題性電影只要找對觀眾和通路,收入就能細水長流。他舉例:「一般人不會注意到教育公播市場,可是對發行商而言,這是最穩定的一塊。除非國家解散,不然每年教育部還是會編列預算,讓各級學校購買優質的教材。」
以《夢想續航》為例,差不多5年可以回本,因為它在某塊市場具備長期的價值和收入,發行商必須要能精準掌握。否則,像《我》片或《夢想續航》這類型的影片,若單單從傳統發行的角度來看,都不具備可回本的條件。
能否回本,決定導演拍攝下一部作品的續航力。因此劉嘉明語重心長說:「我希望每位導演都要對預算有責任感,這非常非常重要,否則這麼多人花心力拍了一部片,卻只有one shot(一次機會),那就可惜了。」《我》片將於8/14日在全台上映。
李家驊小檔案
1978年生於台北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藝術創作理論博士
導演、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代表作:
- 2020年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2016年 《夢想續航》
- 2015年 短片《太陽,不遠》之《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
劉嘉明小檔案
1960年生於桃園中壢
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電影製作藝術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佳映娛樂、想映電影公司總經理
電影製作:
- 2019年 《亡命之途》
- 2018年 《十年台灣》
- 2016年 《夢想續航》
- 2009年 《對不起,我愛你》
- 2007年 《沉睡的青春》
- 2006年 《夢想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