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演藝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s and Sciences)公布的最新辦法,希望在大銀幕上能夠公正客觀地代表銀幕外的世界,反應電影觀眾的多樣性。這個辦法的制訂參考了英國電影學院(BFI),但也根據了好萊塢影壇做了一些修正。如果2024年想要角逐最佳影片的作品,沒有符合這些規定的話,就無法報名。
辦法裡頭,區分為幕前與幕後2大區塊,要求主演的演員裡頭,不管主角還是配角,至少要包括1位亞裔、拉丁或西班牙裔、非裔美國人、美國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中東或北非、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的住民,或其他較不具代表性的種族。此外全部卡司陣容裡頭,至少要有百分之30的保證名額,包括女性、少數民族、LGBTQ+人士、或身障人士等。在故事劇情上,要描述以下相關情節,包括女性、少數民族、LGBTQ+人士、或身障人士等。
至於幕後的工作團隊,至少要有2位是女性、少數民族、LGBTQ+人士、或身障人士等。而其中1位必須是亞裔、拉丁或西班牙裔、非裔美國人、美國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中東或北非、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的住民,或其他較不具代表性的種族。此外幕後至少要有5位工作人員,是來自少數族群,職位則可包括現場指導、電工、劇本監督等。而所有幕後工作人員,至少要有百分之30保證名額,包括女性、少數民族、LGBTQ+人士、或身障人士等。此外規定了電影要「有薪實習生」,以及從電影拍攝到發行等階段的不同職位,都要把有色人種納入。
主辦單位規定,上述這4大標準,至少要符合2項,才能報名最佳影片的獎項。所以如果用這最新的標準,來檢視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分別以二次大戰與一次大戰為背景的電影《兔嘲男孩》《1917》,比較難在幕前達到要求,但可以透過幕後雇用多元人士的方法過關。當然順利達標的依然是最佳影片《寄生上流》,因此奧斯卡的新規定對應該很快就會對影壇產生連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