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爺爺很常跟我說,陀飛輪是很複雜、很精良的機芯結構,所以當我決定以他之名成立品牌的時候,我就決定我們品牌只做陀飛輪。」品牌創辦人Jonathan Purnell(以下簡稱Jonathan)去年第一次來台灣參加IWST「匠心.獨具」時間藝術展的時候,在訪問中是這樣開頭介紹PURNELL的。當年Jonathan的爺爺在一戰的時候因為背部受了彈傷,導致他不良於行,也因此開始了他的製錶生涯。從小他就很常聽爺爺講一些製錶的故事,這個連結也成為他創立PURNELL的契機,一個只做陀飛輪的獨立製錶品牌,從2006年到現在他們已經推出13款陀飛輪了。
不過陀飛輪各家都在做,身為一個獨立製錶品牌,而且是只做陀飛輪的品牌,PURNELL的陀飛輪自然要有點不一樣才行。2016年的時候品牌找來Eric Coudray(以下簡稱Eric)合作, 這位才華洋溢的機芯研發師,曾經在去年和芬蘭製錶師Kari Voutilainen聯手,為MB&F做出了Thunderdome的三軸擒縱裝置TriAx,而且他還效力過積家,2004年的Master Gyrotourbillon 1球體陀飛輪一號就是出自他的手筆。Eric和PURNELL合作的第一個作品是2017年推出的Spherion三軸球體陀飛輪Escape I,去年出了進階版雙重三軸球體陀飛輪Escape II,轉動起來的視覺效果更加吸睛。
提到設計面Jonathan表示因為他很喜歡羅馬,所以用了羅馬競技場的概念設計出Spherion,Spherion的錶殼結構完全是為了讓球體陀飛輪有展演空間而設計的,它的藍寶石水晶鏡面並非像一般錶鏡是單片圓形的設計,而是把藍寶石水晶鏡面延伸到錶耳中間的錶殼處,像是多了一道切面,這樣的設計可以更無死角看到球體陀飛輪的轉動。為了這個發想他們花了14個月的時間才研究出作法,目的就是為了可以更通透的看見機芯運作,球體陀飛輪加上強化通透感的錶殼設計,也讓整只錶看起來更像立體的微型建築。
Escape II的兩顆球體陀飛輪,以反方向的方式轉動增加它的視覺張力,球體陀飛輪的三個框架,轉動速度由內而外分別是8秒、16秒以及30秒,在不同的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轉動,而且每個框架之間離得很近,最遠還不到0.2mm,轉起來的樣子像是鏡中鏡一樣,立體框架之中又滾著球體般。Eric曾在訪問中提到,設計出雙三軸陀飛輪的原因,一是為了視覺效果、再來則是為了提升精準度,而兩個球體陀飛輪轉起來是很耗動能的,因此配置的發條盒也多達六個。
由於是高轉速,陀飛輪的框架也必須要盡可能地輕,所以材質他選擇了鈦金屬,讓框架的重量大約只有0.8克。Jonathan就曾得意的說,這個框架甚至比一枚迴紋針的重量還要輕,而且鈦的金屬特性其實不好加工,所以框架的製作也是一番工程。
Eric也曾經在受訪時表示,Escape II球體陀飛輪的重點在於擒縱裝置的改良,傳統陀飛輪的作法是以小齒輪驅動擒縱輪繞著固定的四番車轉。在這邊Eric運用的是19世紀美國製錶師Albert H. Potter發明的Potter擒縱原理,Potter擒縱的擒縱輪齒牙是設計在齒輪內緣的倒齒,擒縱叉也做在同側平面上。這裡的球體陀飛輪等於是把固定四番車拿掉,然後把固定的功能整合到擒縱輪上,因此擒縱輪是不動的,動的是位在內緣的擒縱叉。把擒縱叉從齒輪外側移到內緣的作法,可以省下不少空間,對於要在一定的空間內放進兩個球體陀飛輪的需求來說,可以有效達到小型化的目的。在近代使用過Potter擒縱的陀飛輪裝置,在這之前只有FRANCK MULLER出現過,不過用在多軸陀飛輪這種相對比較複雜的裝置,PURNELL算是第一個。
除了在結構上的創新,PURNELL的Spherion球體陀飛輪也加入客製化的選項,陀飛輪的外層框架可以依據個人喜好選擇顏色。獨立製錶品牌的客層大多是喜歡和別人不一樣的頂級客群,「特別」已經是基本盤,要怎樣做得更別出心裁會是關鍵,畢竟刻字、選擇材質這種選項已經是客製化中最基本的門檻了,但可以做到選擇陀飛輪框架顏色、而且還是雙球體陀飛輪,目前也只有PURNELL一家了。Jonathan就提過他們有不少客人會訂製和自己的跑車同顏色的陀飛輪框架,把顏色都配成一套,只要是色票上找得到的顏色,PURNELL基本上都做得出來,這麼狂的訂製即使在選顏色時有抉擇障礙,煩惱起來也是滿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