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是否適合人人施打?日前台中一名51歲無慢性病及家族病史的男子,疑似在接種完疫苗10天後,出現手腳發麻、呼吸急速的症狀,最後確診為「GBS格林巴利症候群」,原以為是小感冒的他,甚至傳出一度病危,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有5種人不建議施打流感疫苗,包括「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建議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以及「出生未滿6個月者」,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還有「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格林巴利(Guillain-Barré)症候群(GBS)者」;再者還有「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最後則是「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將不予接種。即使接種疫苗,也不代表完全免疫。
衛福部提醒,流感疫苗是由死病毒製成的不活化疫苗,因此不會因為接種流感疫苗而感染流感。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內自然恢復。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感染流感的機率,但仍有可能罹患流感,民眾還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在接種流感疫苗後48小時內,約有1至2%可能有發燒反應,應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接種48小時後若仍持續發燒,可能另有感染或其他發燒原因。衛福部也說明,疫苗和其他任何藥品一樣,雖然極少發生,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出現症狀,若出現不適症狀,也應立即就醫並尋求專業指示。
衛福部也建議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後可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無恙後再離開。若在接種後出現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以電話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