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點19分發生強震後,深夜接連還有4次有感地震,特別是凌晨2點15分規模5.6的地震,劇烈晃動讓國家級警報再度響起。地牛夜裡頻頻翻身,看在研究地震20多年的郭鎧紋眼裡,來得正是時候。
郭鎧紋解釋,根據他的計算,台灣平均每年未達規模6的地震,釋放能量應該要相當於3顆原子彈;若規模在6以上,應是相當於8顆原子彈,但不是年年達標。
郭鎧紋舉例,當年921大地震前,台灣歷經了一段時間的地震平靜期,累積相當於120顆原子彈的能量,直到爆發規模7.3的921大地震,可說是年底地震大爆發期,共釋放相當於100顆原子彈的能量。
2000年至2016年可視為台灣地震火藥期,每年地震平均是放約9.25顆原子彈的能量,但2017年開始又進入平靜期。根據郭鎧紋的研究紀錄,過去3年台灣規模6以上的地震,2017年僅一起,全年釋放能量只有約0.7顆原子彈;2018年有2起,全年共釋放2.1顆原子彈能量;2019年也有2起,共釋放約2.4顆原子彈能量,數據明顯有落差。
儘管今年6、7月間各發生2起規模6以上的有感地震,釋放能量只有約1.5顆原子彈,郭鎧紋表示離8顆原子彈的標準仍有段距離。但昨晚6.7強震釋放能量約5.6顆,已大幅拉近與標準值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