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頗具威信的德國《Der Spiegel》雜誌,19日刊出題為〈沒人要的疫苗:對AZ疫苗的恐懼可能導致危險後果(The Vaccine that Nobody Wants:Fears of AstraZeneca Could Have Dangerous Consequences)〉的報導,實名指出德國境內施打疫苗3週以來出現的種種狀況,更有專家稱AZ疫苗是「最爛疫苗」。
德國東部城市布倫斯維克(Braunschweig)護理師瑪可娃(Hristina Markova)在接種第一劑AZ疫苗12小時後,出現發冷、發燒等情形,當晚體溫高達40.3度,隔天只能吞退燒藥請病假休息。瑪可娃的同事、加護病房護理師施密特(Kati Schmidt)躺床2天,她描述自己就像是「被推進絞肉機」;該院最後一名接種疫苗的資深醫師博倫巴克(Nikolas Bollenbach)則表示,隔天晚上累到像「騎完200公里的自行車比賽」。
最終88名接種疫苗的職員中,共37人請了病假,人員惴惴不安,紛紛拒絕再施打該疫苗。相同情況出現在德國各地,使得AZ疫苗在醫護乃至普通民眾心中評價不佳。
由於AZ疫苗保護力僅有60%,遠低於輝瑞或莫德納疫苗的95%,一名匿名受訪的柏林護理師抱怨:「怎麼可以叫每天和病毒對抗、明顯具有高感染風險的人員施打保護效果較低的疫苗?」有醫師投稿期刊,批評歐盟根本不應該許可數據表現「極差」的疫苗,西部薩蘭邦(Saarland)一名牙醫更向衛生部長直言進諫:「我在做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你不能給我最爛的疫苗!」
不過嚴格來說,報導中醫護經歷的苦痛並非「副作用」,只是「對疫苗的反應」,這些反應通常會在幾天內消退,在疫苗臨床報告中都有揭示。微生物專家波格丹(Christian Bogdan)表示,65歲以下的接種民眾之所以頻傳頭痛發燒,是因為「年輕人免疫系統比老年人活躍」。
報導亦指出,不是所有醫護都對AZ疫苗抱持疑慮,「但人數已經多到成為嚴重問題」。目前德國已收到73.6萬劑AZ疫苗,僅有10.6萬劑疫苗已被施打,部分地區疫苗接種站不需預約,更有少數民眾預約接種最後卻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