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才剛發生多區輪流供電的停電事故,當時台電解釋是人為操作失誤,才導致4部機組一次跳脫,讓系統頻率瞬間下降,但陳柏惟認為,這次只有一部機組故障重啟,竟然就造成了電力不足的情況,「不論是歲修排程有問題,電力需求計算錯誤......台電都難辭其咎。」
陳柏惟質疑,雖說昨日發生跳機事故的興達電廠一號機組為燃煤機組,升載較慢,約要6小時,但從下午2點29分重新升載併聯發電,應該晚間差不多要能接近滿載,為何晚間卻出現停電狀態,是否機組還有其他狀況?他認為台電需要解釋清楚。
陳柏惟表示,通常應對電網機組跳脫事故有4個應對方式,包含需量反應、儲能系統、發電機組及自用發電設備,而台電能掌握的 「快速型需量反應」 過少,缺乏儲能系統(大電池或電容)的建置,目前燃氣與水力等快速應變機組也都沒有餘裕或是足夠的建置,且社區型微電網目前也不普及,就容易出現大型機組事故時需要限電的窘況。
對於目前台灣的電力供應問題,形成北台灣很缺電、中南部卻不缺電的情況,他認為應要讓北中南三大燃氣電廠建設完成才能解決,「北部三接送大潭、中部中火換燃氣、南部興達換燃氣。讓北中南都能確保電力供應無慮。」
他希望盡速完成三接、提升儲能系統建置、改善台電內部管理與防錯機制,才能在短時間內改善電網,至於若是用核能提升基載的方式,至少要再花7年的時間,且核四有斷層危機、零組件老舊,也沒有地方政府願意接受核廢料,「這個方案就很危險又矛盾」;而再生能源建設雖動得快,可是發電量不均,也需要儲電設施等建設。
陳柏惟呼籲,台灣面對數十年一遇的機運,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政策走向一定要明確,把握住經濟起飛、產業轉型、能源轉型,就能換來台灣下一代的百年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