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受訪表示,自己不反對「微解封」,但微解封得從多方面思考。從環境條件來看,許多單位希望能夠朝「分區分流」的方式,過去在設置社區長照服務據點、日照中心等機構,大部分都是朝空間利用最大化,將能用的空間儘可能提供給多人使用而設計,因此若要微解封,得仔細思考得從分配到的「容額」,或是派人到各機構了解「實際的空間利用條件」來做為該日照空間微解封可行性的考量。
黎世宏也透露,微解封也可能朝「容納降載」方向來規畫,一旦日照中心、社區長照據點等服務降載,如何決定哪些人能優先接受服務,有無打疫苗也成為考量點之一。雖然三級警戒已開放大部分長輩打疫苗,但除了機構長者有到院接種外,有些接受社區日照服務的長者,可能因家屬不便帶到接種站接種,例如失智的長輩。另外,也有長輩因為疫苗副作用不敢接種,若在疫情尚未停歇的情況下,許多業者也不敢輕舉妄動。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最近這波的群聚感染事件中,以家戶感染占比最高,但將失智長輩帶出門打疫苗其實需要耗費家屬不少心力,若很難將失智長輩帶出門打疫苗,可以反過來優先施打「家庭照顧者」「社區服務據點的照顧者」,避免照顧者傳染給失智長輩的家戶傳染情形,進而降低失智長者染疫後重症或死亡率。
許多接受長照服務的長者,多伴有慢性病或其他疾病,黎世宏強調這些都是染疫後恐重症或死亡的高危險群,微解封也須將若長輩遵照政府的建議,回到社區據點後若不幸染疫,相關法律責任歸屬等問題一併考慮進去;另外對於分艙分流的環境管理、感染管控演習的驗收等配套措施,政府都必須擔負起這些管理責任,否則在沒有配套的情況下,開放微解封將遇到很多實質上的困難,呼籲指揮中心週三(14日)的專家會議要將這些層面的問題全盤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