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05:58 臺北時間

【遠距醫材大革新1】在家就能照超音波線上看診 遠距醫療超先進

mm-logo
財經理財
以色列新創公司PulseNmore研發出家用手持式超音波系統,進攻遠端懷孕醫療超音波監測領域。(東方IC)
以色列新創公司PulseNmore研發出家用手持式超音波系統,進攻遠端懷孕醫療超音波監測領域。(東方IC)
新冠疫情改變了常規世界,就連醫療模式也產生劇烈變化,遠距醫療更受到重視,根據統計,北美遠距醫療市場占比高達61.4%。就連台灣,也因為5月疫情突然嚴峻,推動了遠距醫療的使用。但是,法規與民眾就醫習慣也跟上這波浪潮了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後,美國健保局對醫院及遠距病患監控設備(RPM)給付,遠距給付已多3至5倍,同時也鼓勵跨州遠距醫療給付。住在美國紐約的商人,出差洛杉磯突然生病,可透過跨州遠距醫療讓與他紐約的熟悉醫生診治,甚至看完診後,藥局還能直接送藥到你的住處,真正落實完全的遠距醫療。
根據統計,北美遠距醫療市場占比高達61.4%,未來5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4.5%;歐洲地區為全球第2大市場,占比為19.7%,年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率達到16.8%;亞太地區雖目前占比不高約全球市場13.2%,但未來發展極具潛力。
遠距醫療也在台灣萌芽,今年健保署撥出1億元把遠距醫療納入台灣健保給付範圍,開放50個鄉鎮區的眼、耳鼻喉科、皮膚科申請;5月中新冠疫情爆發,衛福部推動「視訊診療門診」,取慢簽、慢性病複診都可使用電話或視訊看診,推波助瀾了台灣遠距醫療的進展。
住在台北市領有慢性病處方籤的張叔叔,因為疫情嚴峻不敢到醫院就診,他在回診的日子線上掛號,在家透過視訊的方式,就可讓醫生看診,不必親自跑一趟醫院,之後再拿健保卡到就近的藥局領藥,他開玩笑的說:「現在手機電腦就能看病,好方便。」
因新冠疫情影響,醫院門診營運降載,部份慢性病民眾改為線上看診,推進遠距醫療。
新冠疫情改變了常規世界,就連醫療模式也產生劇烈變化,遠距醫療更受到重視,促使相關法規更開放。
今年是遠距醫療健保元年,2020年底健保署撥出一億元健保預算試辦山地離島地區的遠距醫療健保給付,該產業的應用儼然成形。對此,發展遠距醫療相關創新醫材的宇心生醫總經理張瑞中認為,政府的態度看起來似乎仍偏向保守。
張瑞中指出,法規與就醫習慣要同步跟上開放的腳步,政府開放較保守是合理的,如果民眾無法接受遠距醫療就貿然開放,會引發後續的問題與亂象。
不過目前開放的限制很多,除預算外,參加的醫療院所需申請才能納入,給付的項目也有限遠距會診專科科別暫限三科,包括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由此可看出仍在試行階段。畢竟遠距是需要投入相關成本的,對相關單位來說,投入成本後,民眾就醫習慣無法改變普及,亦為需要考量的成本。
張瑞中舉例,心宇生醫董事長張瑞康在美任職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UCLA Health),疫情期間有6成都為新冠肺炎病患,擠壓了其他病患的就醫需要,因迫切的需求,促使遠距醫療改變。
偏鄉醫療資源分配不足,遠距醫療車可提升該地醫療量能,車上的配備即為可攜式數位醫材。(長庚醫院提供)
反觀國內,去年新冠疫情控得宜,直至今年5月中才爆發嚴重疫情升至三級警戒。5月19日,健保署即發布,鬆綁全國醫院診所都可開設視訊診療門診,目前已有8千家醫療機構已投入慢性病視訊看診、業者平台電話諮詢增3成。
不僅是疫情推進遠距醫療,更大的因素是今年健保署正式將遠距診療納入健保補助範圍,並評估遠距醫療資訊流、申請行政流程以及與居家服務、長照與遠距醫療掛鉤的可能性。
長線來看,國內醫護人力吃緊、醫療資源有限,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的數位轉型刻不容緩,推動遠距醫療將成不可擋的趨勢。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