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力田調 賴麗君
1974年生於嘉義牛斗山村,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紀錄片導演,作品常關注傳統藝術、城鄉議題和女性新住民。
代表作:
- 2021年《老鷹之手》導演,獲新北市「感動無所不在」優良影片、坎城世界影展(Cannes World Film Festival )最佳紀錄片、女導演獎
- 2016年《神戲》導演,獲金穗獎一般組優等獎、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特別獎等(與彭家如共同執導)
- 2002年《山腳下的四庄番》導演,入選南方影展觀摩單元
拚博拍攝 彭家如
1963年生於台南,東海大學建築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現為導演、攝影師。
代表作:
- 2021年《老鷹之手》攝影,獲新北市「感動無所不在」優良影片、坎城世界影展(Cannes World Film Festival )最佳攝影獎
- 2016年《神戲》導演,獲金穗獎一般組優等獎、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特別獎等(與賴麗君共同執導)
- 2012年《另一個家人》導演、攝影,獲勞工金像獎佳作
- 1998年《青少年八家將》導演、攝影,入選台灣紀錄片雙年展觀摩單元
- 1995年《台灣軍人》導演、攝影,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嘉義牛斗山村於1980年代是全國最大宗的蓮藕產地,全盛時期種植面積達150甲,大量外銷至日本和香港。隨時代變遷,如今僅剩40甲藕田,種植的農民不到30人。
5年前,賴麗君與彭家如共同執導紀錄片《神戲》,巡演至牛斗山社區,當地藕農準備了一桌蓮藕餐。席間,賴麗君注意到有些農民的手指關節嚴重變形,得知早期農民徒手挖掘深埋於泥下30、40公分的蓮藕,導致手指彎曲像鷹爪,當下決定拍攝「老鷹手」的故事,並詢問彭家如是否有意願加入。
起初彭家如對務農主題沒什麼想法,而且已有《無米樂》這樣的農業紀錄片,第一時間沒有答應。他解釋:「如果沒感覺我就無法拍片,後來看到老鷹手的照片,很震撼,也好奇背後的故事。這雙手是幾十年辛勤務農的結果,象徵那個輝煌時期,是時代的縮影。」
田調過程並不順利。賴麗君起初以為同樣來自牛斗山,家鄉的人會熱烈歡迎她。沒想到她北漂30年,外表已與小時候判若兩人,村民認不出來。加上她詢問很多收成、成本等相關細節,農民以為她是國稅局人員來查稅,常談沒兩句就藉故離開。
賴麗君自我檢討,認為太躁進嚇走村民,於是暫停採訪。本來她以國語和村民交談,但長輩聽不懂,於是她利用時間練習台語,後來熱心的藕農鄧素玉打電話鼓勵她,勸她別放棄,甚至帶她一一拜訪農民,大家才逐漸打開心防。
開拍前,賴麗君試著查找相關文字記載,卻徒勞無功。她說:「報章雜誌或圖書館都找不到,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蓮花、蓮藕,都出現白河、蓮子等字詞,因此我很確定牛斗山盛產蓮藕這件事已被遺漏。」
賴麗君只好透過訪問耆老慢慢補足歷史,有位年屆90歲的居民拿出收藏已久的剪報,證明牛斗山蓮藕曾外銷日本和香港。她花8個月做田野調查,期間陸續遇到代表老中青三個世代的藕農,成為《老鷹之手》主要的人物。
拍攝不敢聘助理,擔心流動率高,害怕接觸陌生人的農民會有戒心。
拍攝期達3年,賴麗君解釋:「經費不是一下子湊齊,一筆錢用完再找下一筆,才拍這麼久。」她不敢聘助理,擔心流動率高,害怕接觸陌生人的農民會有戒心,只能靠她和攝影師彭家如自行扛大包小包器材上工。所幸在家鄉拍片有地緣之便,需要幫助時都能找到人手。
彭家如形容拍攝農民下田的過程像在洗三溫暖:「要穿塑膠材質的青蛙裝,身體悶在裡面很熱,彷彿在蒸氣室。加上夏天豔陽高照,田水也曬熱,等於承受來自三方的熱度。」此外,在田裡移動不易,久了之後雙腳常抽筋;且為捕捉農夫彎腰低頭耕作的表情,他幾乎坐在泥底才拍得到畫面,導致青蛙裝裡常浸滿泥水,過程很艱辛。
除了考驗身體,彭家如最擔心的還是機器過熱會停擺故障,不時回到田邊道路重新設定,讓機器休息一下再拍,「技術上有滿多問題要克服。」
賴麗君也跟著下田收音,因為聽說胖的人比較會陷進田裡,她每次站在田邊就心跳加速,頭暈目眩,「眼前常一片黑。」某次她走不到三步身體就漸漸下沉,當時農夫專心採蓮藕,彭家如全神貫注拍攝,沒人理會她的尖叫聲。鼻子灌滿泥巴的她只擔心手上要價數萬元的麥克風,狼狽模樣逗樂在場的人。
部分俯瞰鏡頭以伸縮桿拍攝,彭家如每天撐著數小時長桿,腰因此受傷。
《老鷹之手》呈現牛斗山的藕田風光,彭家如以多樣的攝影角度呈現田園景致,也有不少農民臉部和手部的特寫,讓觀眾真切感受到農民的工作情景,呈現臨場感。他說:「很少人會這樣近距離、低角度地去拍,大部分都在田邊用長鏡頭吊或用廣角拍,我希望拍出過往少見的角度。」
部分俯瞰鏡頭看似空拍,其實是「假空拍」的手法:利用7公尺長的不鏽鋼伸縮桿,效果等同站在3、 4層樓的高度,目的是為了更細膩地運鏡。彭家如說明:「有些鏡頭從荷葉的低角度慢慢拉高,空拍也可以做得到,但拍出來的效果比較機械性。」 那陣子彭家如每天撐著數小時的長桿,腰也因此受傷。
賴麗君補充,當地不准使用空拍機,加上她希望鏡頭能從某種高度去凝視農民的身影,「蓮藕田從遠處望去很像叢林,它比人還要高,我想用天的視角看這群農民的渺小與脆弱。」
配樂方面,彭家如認為林強的音樂兼具現代感和在地精神,賴麗君透過朋友連絡上他。林強看了預告片後與賴麗君見面,暢談4小時後答應合作。創作期間,林強還與家人造訪牛斗山,與被攝者相見歡。
影片完成後,賴麗君一心推動《老鷹之手》在院線放映,讓更多人看到才有助家鄉發展。去年發起群眾募資,募集海內外發行和推動當地農業觀光費用。原設定募款70萬元,沒想到獲232位民眾響應,2個月募得101萬元。
對此賴麗君自認很幸運,「那時每天都在跑演講,嘉義市政府也幫我們辦首映。由於有公開分享的機會,參加演講或小型放映會的民眾,多少都有贊助,效應很大。」她規劃拍攝嘉義三部曲,已完成《神戲》《老鷹之手》,接下來想拍以農村青少年為題材的戲劇,希望有朝一日拍出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