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王品集團、各大飯店餐飲、名店鼎泰豐、各種街邊小吃,甚至各家泡麵,陸續漲價後,台灣麥當勞也在11月18日宣布,24日起將調整部分產品價格。主餐部分15個品項調升1至5元;飲料及點心則有14個品項調升,平均調幅4%。不過有升也有降,飲料類有9項價格調降,經典美式咖啡調降7元,降幅達13%;而廣受消費者歡迎的「1+1=$50」銅板輕鬆點、「甜心卡」買A送B等優惠組合則持續供應,算是在這波漲聲浪潮中的小確幸。
盤點餐飲業齊漲原因
今年為配合防疫,全台餐廳一度暫停內用服務,直到十月初才取消隔板和梅花座的規定,逐步恢復正常營運。根據經濟部統計,2021年餐飲業營業額與去年相比,平均減少39%,雖然從10月國內疫情已趨緩並且穩定控制,大眾期望經濟能迎來復甦,但面對國際油價、各種肉品、黃小玉(黃豆、小麥及玉米)等食材價格都屢創新高、全球航運塞港引發供應鏈危機,連帶提升運輸成本,再加上基本工資已連續六年調漲,餐飲業人事成本高升、紙漿塑料包裝成本走高、防疫必須的清潔劑也因為石化原料飆漲而價格走揚,以及通膨壓力等綜合因素,都是造成近期零售、餐飲業者被迫調整價格,以反映成本的壓力。
撐不住了!百業勢在必漲
根據主計處統計,從8月份起,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10月年增率來到2.85%,漲幅更來到8年半的次高點,110年度CPI年增率逼近2%的通膨警戒線;而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 (WPI) 年增率更擴大至14.78%,寫下逾40年來最大漲幅,顯見通膨壓力正逐漸升高。
針對調價原因,雖然麥當勞僅表示,是「整體營運策略考量」,但綜觀近期各項大環境因素,餐飲業已難再繼續吸收這些回不去、甚至迫在眉睫的成本;調漲售價則成為繼續生存,不得不然的做法,也正凸顯產業現今面臨的經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