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咸同,提起奧運,人人都贊成「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政治不應干預體育」。還有幾句陳腔濫調,也是普世標準,像是「運動不分國籍,賽場上全是好朋友」,廣為各方接受。然而,鐵證如山,歷次奧運會,毫無例外,全都夾雜政治機鋒,糾結角力。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我方代表團最後一次以「中華民國」名號參賽。那次奧運會,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突擊隊,大開殺戒,屠戮以色列運動員。
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我方代表團在國際奧委會中,還享有「中華民國」稱號。可是,奧運會前,我方代表團在美國待命,準備入境加拿大之際,卻傳來噩耗。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拒絕我方代表團以「中華民國」名義入境。這位加拿大總理,就是現任加拿大總理賈斯丁.杜魯道的父親。於是,那次奧運會,我方代表團折戟沉沙,被拒門外。
到了1980年蘇聯莫斯科奧運會,一方面,國際奧委會更改我國稱謂,改為「Chinese Taipei」;另一方面,美國帶頭杯葛抵制,攪起漫天波瀾,一堆國家拒絕參與。好不容易,又過4年,輪到美國洛杉磯辦奧運會,這一次,對岸首度參賽,我方也首度以「Chinese Taipei」名義與會。然而,蘇聯記仇,率領社會主義國家抵制,拒絕參賽。
然而,儘管每次奧運都有政治干預,齷齪爛事不絕如縷,但運動比賽畢竟還是主場重頭戲。精彩賽事、金牌得主、破記錄成績,依舊吸睛,攫取舉世矚目。只要金銀銅牌數量夠多,成績數字夠亮眼,縱使遇上政治干預,依舊能以火雷破山海之勢,摧枯拉朽,殺退髒手段。去年夏天,東京奧運,我方代表隊成績亮眼,深受各方肯定。但另一方面,無論夏季奧運會,還是冬季奧運會,台灣在主力競賽項目,卻始終沒有出類拔萃表現。
譬如,奧運田徑場上,紀政一面跨欄銅牌,楊傳廣一面十項全能銀牌,已經是超過半個世紀前天寶年間舊事。此後,直到現在,台灣始終無法在奧運田徑場上得牌,值得舉國努力。唯有主力項目大放異彩,才能引起舉世矚目,讓世界看見台灣所受參賽名稱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