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市場粽2】南寮市場玉荷圓米食坊 鼠麴草粿粽保存祭祀文化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南寮市場裡的粿粽,保存了在地客家人的祭祀飲食文化。
南寮市場裡的粿粽,保存了在地客家人的祭祀飲食文化。
「玉荷圓米食坊」老闆劉明珠年輕時嫁進新竹夫家,每到農曆年後就要跟著婆婆走在田邊採集鼠麴草,回家以滾水殺菁,攪碎拌入圓糯米做成綠色的粉糰皮,填入梅花肉、鈕扣菇和菜脯,再以粽葉包成「鼠麴草粿粽」;劉明珠後來還用南瓜做成色澤橙黃的「黃金粿粽」,這兩種由婆媳研發的粿粽一綠一橘,造型樸意親切。
像這樣在包粽子前多一道程序,先把米製成米漿,再放進餡料的粿粽,口感Q糯、內餡鹹香,吃起來很像鹹麻糬,跟米粒粽走得是完全不同路線,也是客家聚落常見的傳統點心。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是客家族群重視的傳統節日,習俗上要準備粿粽拜土地公,劉明珠就製作草仔粿、酸菜粿和獨門的花枝粿等,供應在地人採買拜拜。她至今仍然願意費時製作這樣的古早味手工點心,也等於是保存下傳統客家人祭祀飲食文化。
劉明珠擅長製作各式米食點心。
「鼠麴草粿粽」,淡綠Q糯的表皮上可見點點綠葉。(40元/顆)
「黃金粿粽」粿皮彈牙、內餡鹹香豐富。(40元/顆)
但其實劉明珠和婆婆都不是客家人,只因她們生活的新竹南寮是閩客族群共融的區域,結婚後她邊吃邊學客家點心,結果手藝太好,做出了口碑,由她開設的小攤「玉荷圓米食坊」就位在新竹南寮市場裡,和她的公公婆婆經營的豬肉攤、老公的雞肉攤剛好組成市場裡的鐵三角,方便客人一次就採買好肉品及熟食。
一開始劉明珠用夫家的豬肉包手工鮮肉水餃,後來再加賣「油飯」「粿粽」「粽子」及「紫米芋泥」等各式米食點心。她選用的自家豬肉攤的新鮮肉品,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依料理指定分切部位,像是粿粽只用梅花肉、北部粽指定前腿肉。
中午一到,常有附近的上班族走來攤子指定外帶「油飯」(90元/斤)和小菜「小魚豆干」(200元/斤)「滷豆干」(100元/斤)等熟食小菜。
拌入葡葡乾、桔仔餅、米酒桂圓的「紫米芋泥」,小小一顆,用料澎派,是一顆精緻華美的小點心。(15元/顆)
劉明珠的攤位就是一個家族及閩客飲食文化融合的小縮影,她製作的米食點心還感受得到傳統節氣更迭。每年「土地公生」時她會擺上草仔粿供應在地人採買拜拜;到了端午節,她就動員婆婆媽媽們,集合成「包粽生產線」趕包「土豆北部粽」。
她的北部粽製作撇步是把圓糯米炒得結實噴香、拌入燜透的花生、滷香的鈕扣菇和胛心肉等,再以粽葉包覆。作法不同於其他北部粽把滷汁拌入蒸熟糯米再包餡,而是將圓糯米炒到水分蒸散讓米粒鬆香,口感更趨近油飯,每口都吃得到餡料鹹香、米粒分明。
「土豆北部粽」糯米晶亮分明,內餡鹹香。(50元/顆)
粽子裡的大塊肉角指定選用豬前腿部位,紮實不肥。
接受農委會田媽媽計劃輔導轉型的「玉荷圓米食坊」,是市場裡最明亮乾淨的熟食攤。

玉荷圓米食坊

  • 地址:新竹市北區東大路4段32號(南寮市場2號攤位)
  • 電話:03-536-6498
  • 營業時間:06:00~12:00,週一~四公休。
  • 備註:接受預訂,運費自付。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