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張巡堅守,阻擋燕軍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區得以保全,守住唐朝的稅賦重鎮,此外,他牽制大量叛軍,為唐軍反攻贏得寶貴時間,安史之亂能平,張巡厥功甚偉。
唐肅宗為褒揚張巡及太守許遠,下詔建「雙英祠」在全國奉祀,合稱「雙忠尊王」或「文武尊王」,在泉州安溪被稱為尪公,被視為地方守護神。台灣文化則認為保儀尊王是張巡、保儀大夫是許遠。
唐末黃巢之亂,河南光州一帶居民遷移,一路平安抵達福建,遷徙過程中,居民「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佑,因此高、張、林3姓的後代在福建安溪建廟供奉,並將廟稱為「集應廟」。
「康熙末年,高、張、林3姓族人在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定一同渡海來台發展,於是帶著尪公祖神像來台,並在台建廟恭奉保儀尊王。」張幸松說。
目前包括景美高家廟、木柵張家廟、萬隆林家廟,各自興建所屬家族之集應廟奉祀保儀尊王與林氏夫人。「不管是那個集應廟,我所要宣揚的就是尪公祖忠義的精神!」張幸松說,儘管現今生活方式已和過去非常不同,但他相信,只要心懷初衷、為人著想,神明一定會始終如一地保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