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辛正傳》中,提到「人生有如一盒印度酥炸球,你分明已經吃飽了,但還想吃更多。」阿米爾罕解釋編劇阿圖爾庫爾卡尼在創作的過程中,並非只是改編、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印度精神,「帶入了不同的想法,傳達不同的人生哲學。」
在《阿甘正傳》中,「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傳達的是面對各種未知與隨遇而安,但《拉辛正傳》的印度酥炸球,是一種印度街頭小吃,炸的圓圓的,通常會加上辣椒水或香料,一口放進嘴巴裡,這些味道瞬間在嘴巴裡炸開,吃起來很過癮。「但你越吃越想吃,可能吃到7或8個的時候,覺得好撐,但又想再吃。他用這個比喻人生追求的物質欲望是沒有盡頭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台詞之一。」
阿米爾罕說:「我們永遠都會覺得人生不夠,總是有些貪得無厭,但就算是當人生當達終點時,你依然不想放手。但人生其實有物質欲望的上限,這就是片中母親想跟拉辛分享的。」
而片中母親稱呼兒子為「拉辛」,阿米爾罕解釋,「拉辛就是印度語中的愛(Love)。 通常都是媽媽稱呼小孩,會這樣用,因為不管小孩本名叫做什麼,在媽媽眼中就是她的愛。那意味著是非常親密的關係,所以當你稱某人拉辛,其實就是代表稱呼對方是愛,表示對方跟你有這樣的親密關係。」
片中還出現了印度影壇的另外一位天王,沙魯克罕(Shahrukh Khan)的客串演出,形成本片的彩蛋。阿米爾罕解釋既然《阿甘正傳》有貓王,「我們得到出印度的貓王,所以當然我們就很自然想到沙魯克罕,他是印度最紅的巨星,也是全球知名。所以跟他聯絡後,他很高興就答應了。他也是我的好友,對,他為人非常溫暖,很高興能找到他來客串。」
既然身為製片兼男主角,阿米爾罕扛下全片最麻煩、最難的重責大任,「因為電影劇情時間軸要拉很長,整部片其實跨越了幾乎50年,從從70年代一路演到2000年後,整個製作設計上非常傷腦筋,一直問『我們在哪一年?』服裝部門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幾乎每個部門都要花費很多心力。」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已經50歲的阿米爾罕,要從18歲開始演起,「我已經在這世上活了50年,累積了各式各樣的經驗,也學會許多教訓,但是我演18歲時要忘記這些。要全然演出那種未知的感受、表現出很無辜純真,這是我覺得最難的挑戰。可能未來也不會再演這樣的戲路,因為年紀真的大了。」
在高海拔地區拍攝的戰爭場面,也相當吃力,他說醫生告誡他,在這麼高海拔、缺氧的地區根本不該跑步,但他卻要扛很多人、拍攝穿過戰火的鏡頭,「幾乎是每拍一個鏡頭就要趕緊用氧氣瓶呼吸,太辛苦了。」最後拉辛橫越印度的跑步畫面,又是集中在一個半月內密集拍攝完成,「幾乎是到哪裡都是在跑。那一段畫面可以看到印度的各種人文風情,高山、雪地、下雨,沙漠,幾乎是印度最美的地方都拍進進去了,可以藉本片跟全世界分享印度的稀有美景。」
《時代雜誌》曾稱呼阿米爾罕是「印度的良心」,表示他從影的題材都能對印度社會提出各種見解,他本人對於這個頭銜顯得有些不太自在,「我想還算不上印度的良心,我只是一個恰好在印度生活的人,運氣還不賴,能在這裡成長。就創意上來說,我嘗試拍出那些可以打動我的故事。希望這部片可以打動大家的心,因為《拉辛正傳》打動了我們的心,才想拍這部片。我想電影最美的部分,就是人物的純真,我想所有的觀眾看完後,都能帶著一點拉辛的純真離開戲院,讓純真走入我們的心靈。這樣一來,世界會變成更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