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知道吳老師為何不想拍,但我可以陪他聊天、讓他宣洩情緒,所以還是去他家,當然也帶著攝影機。」林靖傑和吳晟認識多年,彼此熟識,他讓攝影團隊先離開,獨自帶一台可自行操作、能自動對焦與光圈的攝影機去,弄好腳架與景框後,就陪吳晟說話。
林靖傑表示,「吳晟一開始當然說沒心情、不要拍。我說,不拍沒關係,就聊一聊吧。但講著講著慢慢抒發,有些真實情感與情緒逐漸流露,當我覺得可以錄影時,就按下錄影,也讓對方知道。」在耐心聆聽與等待中,林靖傑也體認到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互信的重要,以及攝影機造成的影響。
「我要尊重被攝者,也要尊重我與被攝者共同進行的影片。影片會長成怎樣,我的責任更多,因為被攝者不知道影像的語言與脈絡,因此不是被攝者說『不要來拍』就不去。我還是要在他面前聽他說,他不舒服可以先讓攝影機暫停,讓他的壓力、煩躁慢慢釋放,等到他覺得訴說的內容,可以放在影片裡。」
當時一直待命的林靖傑指出,陪吳晟聊天時,為了隨時拍攝,所以使用早期的DV Cam,「它可以自動對焦、自動補光,zoom in 、zoom out順暢,可以自由跟拍或移動,我能邊當導演邊訪問、同時當攝影師。」
不過10多年前起,大多紀錄片紛紛使用畫質較好、景深較淺、價格比專業攝影機便宜的佳能EOS 5D Mark II數位單眼相機,甚至成為目前不少平台要求的基本規格,林靖傑眼中方便的DV Cam反而無法過關,這也讓他進一步思考器材與內容、美學的交互作用。
林靖傑說,「數位單眼相機必須定下來設定好光圈、景框等等,操控沒有DV Cam方便。因為不是為攝影機設計,攝影機運動較少,為了變通,有時就用兩機。基於品質,拍攝團隊約4人:攝影、攝影助理、收音與導演,鏡頭也要隨時更換。」影響所及,不只美學,還有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關係。
林靖傑以拍吳晟為例:「吳晟是老師出身,說話時習慣照顧現場每個人。每次出機,他常以現場4人為聽眾,處於對外講解的狀態,不能深入內在。」反過來,「如果從頭到尾只有我一個人,我跟他很熟,比較容易進入他的內在,拍到的內容可能又不相同。」林靖傑忍不住懷念以前拍紀錄片的自由與生猛,半開玩笑說:「現在一切都要set好,是一件很sad的事。」
《他還年輕》將於9月2日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