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11:02 臺北時間

台灣真的在動!9年移動趨勢曝光 氣象局:斷層會偷偷亂動

mm-logo
生活
中央氣象局公布監測地球表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中央氣象局公布監測地球表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位於板塊交界處的台灣,經常因板塊運動導致地震!中央氣象局就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藉由監測大地變形,盼找出大地震發生前徵兆。對此,讓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直呼「台灣真的在動!」
中央氣象局指出,已在全台灣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結合各單位的建置成果,台灣已有超過450個連續觀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建立台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
氣象局公布2009年至2018年,地震測報中心用Gamit繪製的台灣絕對速度場/相對速度場示意圖,藉由監測大地變形,地球科學家可以監視斷層、火山活動,以及地層下陷或滑動的一舉一動。
中央氣象局公布監測地球表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會造成明顯的地表位移,像是車籠埔斷層的錯動,為台灣地表帶來一道劇烈的、長達105公里的傷痕,斷層上盤的水平位移為1至9公尺不等,而在大甲溪更出現地殼抬高、落差5公尺的瀑布景觀。
氣象局補充,除了地震期間短短數十秒內出現的「同震滑移」之外,地震前(間震期)、地震後(震後期),斷層也都「偷偷」亂動。氣象局進一步說明,地殼不只在地震時會動,平時地殼在「累積能量」的過程中,就會在地表出現非常微量的變形,或者是小小的、不起眼的地震。
地球科學家藉此長期連續監測台灣地表的一舉一動,盼能找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雖目前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但藉由地震前、中、後所蒐集的地表微小變形資料,可以讓地球科學家更了解地殼運動的樣態,或是分析出地震的發生週期、計算地震的災害潛勢,評估台灣各地斷層的活動和地震的機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