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表示,目前發電的餘裕都算足夠,之所以近期東區幾個新的開發計畫的用電需求,要給予限制,是因此區域的輸配電系統已經趨近飽和。簡單來說,就像「水管不夠大管」,就算有水源充足,但能送到另一頭的被拿來用的就是有限。
洪申翰指出,這個問題其實經歷了馬、郝、柯三任市長,台電早在馬、郝時代就提出警告,以台北港湖與東區的產業發展趨勢,遲早會面臨輸配電系統飽和,以至於用電需求必須受限的問題,所以,一直提出必須蓋「松湖變電站」,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此計畫長期被在地民意代表帶頭阻擋,所以一直蓋不起來,尤其是多次連任的「黃珊珊議員」。
洪申翰表示,地區民意代表帶頭阻擋變電設施,這也真的不算稀奇,他不想用沒有絕對的對錯來評價。對於地方來說,主觀上都會希望鄰避設施越少越好,但阻擋的同時,卻也要冒著一些系統性的風險,比方說,如果大家都不要基地台,那就要承受人口一多訊號微弱的問題。
洪申翰直言,以上都不是黃珊珊最扯的地方!一般人,如果阻擋了某些有鄰避性質、但是真的有必要的基礎建設,而後來,真的搞到爆發系統危機,比方說,手機真的被搞到沒訊號,或是沒水沒電可用,通常會鼻子摸一摸,安靜避風頭。但黃珊珊不一樣,她不只要阻擋,更可以把自己阻擋的代價「區域送電能力」近乎達上限;或誇張一點,她的用辭是「限電進行式」,將問題直接推給一直主張要蓋變電站的中央,跟她的競爭對手頭上。
洪申翰認為,黃珊珊心裡深知,解決現在電力問題的最重要解方,就是「黃珊珊議員」長年阻擋的松湖變電站。時間不能重來,問題確實已經產生,松湖變電站經過幾十年的折騰,終於進入了開工前各種執照審查的程序中,但離完工啟用,恐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現在台電也跟北市府談好過渡期的應變方案。應變方案當然不是毫無限制的100分,這也是為何東區幾個新計劃的用電需求,沒辦法無止盡、無上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