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報告書獎項依照組織營收分類,打破產業類別共同評選,僅依全球營收新台幣60億元為分界,慈濟基金會參與的即為60億元(含)以下為「第二類」,意即慈濟基金會是與該類別的企業、政府、組織、醫院共同評比,榮獲得該項銀獎,在「永續單項績效」的各類評比中,也分別獲得「社會共融類-社會共融領袖」、「公司治理類-創新成長領袖」及「公司治理類-創意溝通領袖」。
慈濟基金會由顏博文執行長代表出席領獎,顏執行長指出,慈濟在社區深耕慈善關懷、帶動環保教育、凝聚災防意識、促進親子互動、鼓勵青年參與等落實建構完整網絡,為社會發展共融和諧實際做到全面的行動。
慈濟基金會依社區既有慈善脈絡,整合性歸納以健全孩童學習力(健康故事屋、親子工作坊、親子劇)、讓青年以創意投入公益(青年公益計畫)、讓壯年以慈善服務守護社區(慈濟慈善服務、安美計畫)、為防救災共同努力、讓長者發揮「老有安好」為目標(環保志業),將經驗傳承至全年齡層,「長照地球、長照他人」。
慈濟也強調「經濟循環」的生活實踐,讓全年齡的民眾也能在此循環中發揮己力,以SROI 說明慈濟於台灣環保所產生的影響力與貢獻,佐證慈濟在社會共融上發揮的善實力與影響力。
慈濟從全球救災、賑災的經驗中找到改變的契機,將防災、減災、備災、應災、復原重建一一串連成為賑災鏈,一脈相成的賑災鏈模式,應是非營利組織中首創,密切與公私部門合作的先驅,朝著預防慈善、減災調適與韌性社區的目標,建構社區風險意識,強化韌性社區發展。
在膚慰災後心靈重建,則透過民間單位災害防救全面向的系統運作,建立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友善和諧關係,以永續自主經營防救災工作為最終願景。
慈濟基金會與超過16中央部會學術機構、20個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提升防救災專業也擴大關心的範疇。在具體方法上,慈濟向全台6縣市警消防系統請益地區性發生居家災害的原因,融入各項推廣溝通活動中(波力救援小英雄),整合線上數位學習(PaGamO),以教育訓練與人才培育(防災士)、親子實做體驗(科工館展覽)、行動展覽(環境教育車)等方式,將環保與災防教育,與各年齡進行溝通進行觀念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