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完《悲情城市》時才感覺到自己已經自由、解放了,就像個正在鑽木取火的原始人,金獅獎就像那塊木頭,可以滋生熊熊火焰。」這是侯孝賢1989年獲頒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時的致詞。當年他點亮的火光,照出日後台灣電影一條忽現忽隱的道路,在33年後,隨該片4K數位版推出,也可從更多樣的觀點,回顧曾經的歷史悲劇與電影產業發展。
1980年代後期政治剛解嚴,台灣新電影在關注現實社會的同時,也面臨本土票房瓶頸。此時以錄影帶起家的邱復生,因從事西片發行在坎城影展看到各國影人交流、影片交易,興起投資拍片前進國際影壇、甚至摘金的想望,但前提是國片攝製水準要能與世界接軌。
出品人邱復生在《悲情城市》33週年感言中提到,「因緣際會下,經由與我同赴坎城的同事陳國富建議與侯孝賢導演合作,集合他的幕後技術團隊,一起和這群台灣新電影菁英們,為此心願築夢。」一開始侯孝賢提出從日治、戰後228事件到國民黨政府來台的《悲情三部曲》史詩構想,後來選擇以基隆林氏家族為主軸,發生於1945年日本戰敗到1949年底的故事。
就內容而言,《悲情城市》是第一部涉及228事件的台灣電影;以製作面看,在聲音、器材與後製等專業上的努力,影響後續國內電影技術的升級與開展;從市場行銷觀點來講,無論聘專人擔任從拍攝到海外影展的國際宣傳、在威尼斯影展主打「屠殺上萬人民」與當年六四事件產生的連結、或在台灣上映強調「這個故事在今天以前,你聽不到,也不能講」的文案,都有助奪獎並轉化為票房聲勢。當年《悲情城市》預算約1,900萬元,全台賣座約8千萬元,換算為現今票房約2億元。
《悲情城市》樹立台灣電影的里程碑,經典地位未因時空因素動搖,2011年獲金馬執委會主辦的「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票選冠軍、2021年居釜山影展「亞洲百大佳片」第一位,但三十餘年來台灣觀眾少有機會在戲院觀賞,邱復生也幾經考慮才決定重映。
邱復生認為,《悲情城市》數位版雖有些小斑點,但具原版膠卷氣氛,感覺很好。
此次重映宣傳統籌、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執行長褚明仁表示,前年邱復生將《悲情城市》送台北影業做數位版,看過後認為雖有些小斑點,但具原版膠卷氣氛,感覺很好,不像許多舊片數位修復版有如電視影像,太乾淨又太亮。邱復生參酌各國的數位修復觀念後,先以數位版保存,暫不打算重映。
去年國家影視聽中心選在《悲情城市》獲威尼斯金獅獎的9月15日,舉行33週年數位版首映會,邀請邱復生與剪接廖慶松、錄音杜篤之、攝影陳懷恩、編劇吳念真、演員高捷等出席。由於活動別具紀念意義,所以就數位版請杜篤之重新調校聲音、當年參與調光的廖慶松協助調光,放映經修整的版本。
在戲院眾人觀影的催化下,邱復生想法改變,認為當前的局勢,正是重推《悲情城市》的時機,讓更多新生代透過電影檢視二戰後台灣的混沌狀態,思考台灣的未來。重映計畫由褚明仁力推,去年7月他主導《少年吔,安啦!》30週年4K修復版放映,創全台九百多萬元的亮眼票房,希望將這套轉譯老電影給年輕觀眾的方式,進一步在《悲情城市》發揮。
褚明仁坦言:「當年因解嚴不久,很多人對《悲情城市》的歷史背景不清楚,也難接受侯孝賢電影美學。但經過三十多年,相關論述豐富、侯孝賢美學的風格也出現在許多影視作品,因此今天來看,沒那麼疏離。」負責行銷發行的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師則指出,「《悲情城市》可說是台灣影史皇冠上的珠寶,因大家都知道這部片,行銷上不必做太多介紹與告知,但仍要藉預告、文案與觀眾初步溝通。」
儘管邱復生給宣發團隊很大空間,但有兩點最在意。王師透露:「邱董告訴預告剪接師林雍益必放的片段,包括:陳松勇說『咱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與梁朝偉開口『我台灣人』。還要求正式海報要放上文案『身為台灣人,一生必看的電影』」。至於重映時間,特別安排在228檔期,希望引起更多討論。
從映後社群媒體的迴響,召喚當年的影迷歸隊集結,也吸引不同世代的年輕人。
影片同時藉由海報套票組、新版劇本書及經典劇照書的發售,暖身造勢。其中海報套票,至截稿為止累計銷售金額已超過170萬元。王師表示,「這部片行銷的第一層是要賣影迷的記憶。因《少年吔,安啦!》海報套票銷售成功,我們認為以《悲情城市》的經典地位與陳世川的設計,可以做為面對核心影迷的第一個方式。」
第二波行銷重點則是大型試片與首映,從映後社群媒體的迴響,召喚當年的影迷歸隊集結,也透過網路討論聲量吸引不同世代的年輕人。
《悲情城市》4K數位版重映消息曝光後,收到不少國際影展詢問。褚明仁表示:「目前尚未有全球發行計畫,但這類影片還是要參加些影展,也會找國際影片銷售代理商做好策略。邱董說,33年都值得等了,這次台灣重映先做好,看反應再決定後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