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3部作品均是以影史為基礎的虛構故事,簡嘉誠認為要把年輕讀者帶入當年的氛圍,是一大難題。「例如現在數位影像的限制少、重拍方便,但以前的膠卷很貴,不容易取得,長度又有限制。這部分需要多花篇幅描述,讓讀者知道當時的生活情況,也理解膠卷的重要性。」 因要求完美,創作《女伶回憶錄》時,簡嘉誠曾大改分鏡,幾乎打掉重練,故事寫了兩個版本。確定版本呈現大部分台語片演員的際遇,不斷面對政策打壓,努力與命運對抗,最終仍有些許惆悵遺憾。另一版女主角則度過台語片沒落,仍站在舞台持續演出,就像如今的金馬影后陳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