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爛番茄網站獲得用戶的高分評價,權威評價指標CinemaScore也給予高分A,讓《元素方城市》得到觀眾與影評的一致肯定。導演彼得孫(Peter Sohn)特別在上映首日公開一封充滿洋蔥的信,闡述這個故事對他個人的重大非凡意義。以自己身為韓裔移民父母後代的背景,創造出在片中對應的主角小炎,企圖以本片彰顯自己的家庭與父母的犧牲。
他也提及小時候和哥哥常隨母親上電影院,讓他們從小愛上電影,而他們也會在一旁替英文不好的母親耳語翻譯,卻從來都不需要為動畫片翻譯,因為動畫具有超越語言隔閡的強大力量,連聽不懂對白的母親都能感動落淚,他更真情流露地說:「本片是一封獻給父母的情書,感謝他們為自己和哥哥打下的支持基礎!」
1969年導演彼得孫的父母帶著小孩移民到美國,他們身上僅有美金150元,為了租房子就花掉了75元。彼得孫猜測他們當年租的起的地方,應該是妓女的住處,「因為當時我還是個孩子,我記得老爸只會說『妓女的住處』。」當時他跟哥哥都聽不懂老爸究竟在說什麼,至於剩下的美金75元,就租了一台熱狗攤車,開始在曼哈頓過起賣起熱狗與冰沙的日子。最後存夠了錢,孫爸爸就在布朗克斯買了一間雜貨店。
「我媽媽就在櫃臺收銀,我爸爸一個星期工作7天,從凌晨4點一路開到晚上11點。」彼得森說有時候店裡生意不錯,全家就為去唐人街上餐館打牙祭,這成為他童年溫暖的記憶。
《元素方城市》也提到跨種族的愛情與隔閡,這一點也是反應了導演的自身經歷,「我在一個韓國家庭長大,跟韓國人結婚是理所當然的。我記得祖母的遺言是,『娶一個韓國人。』這給了我很大的壓力,但我愛上的對象卻不是韓國人。」這些所有的文化衝突,甚至有點黑暗的過往,都成了《元素方城市》的組成元素。
可惜父母親在製作本片期間相繼去世,令導演彼得孫有感而發地呼籲大家,要及時感謝還在身邊的親人,讓本片多了一層感人至深的背後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