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往北燒
疾管署今日指出,上週(8月1日至7日)新增26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台南市229例、雲林縣20例、高雄市6例、嘉義縣5例、屏東縣2例、台中市1例與苗栗縣1例,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151例男性、113例女性,發病日介於7月20日至8月7日。
疾管署說明,國內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苗栗縣、嘉義縣於上週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縣市出現本土病例。疾管署今年截至8月7日累計1,109例本土病例,其中台南市920例最多、雲林縣135例次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全國已有8縣市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台南疫情多具疫情群聚區活動史,而本週未增重症;雲林個案則多具古坑鄉荷苞村、水碓村、東和村等疫情群聚區活動史,發病呈趨勢上升;高雄則以小港、鳳山、左營等五行政區為主;屏東萬丹也新增群聚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3名重症中有2名分別為60多歲男性與80多歲女性的台南個案,兩人屬有較多潛在慢性病狀況,目前在一般病房;另1名為70多歲女性雲林個案,7月底入住加護病房至今約2週,主因為出現休克、呼吸窘迫、血小板低下、出血等狀況,目前插管接呼吸器治療中,生命徵性仍不穩定。
林詠青提醒,登革熱感染者有75%為無明顯症狀,但5%感染者可能變成重症,諸如嬰兒、年長、孕婦、肥胖、慢性病者(糖尿病等)或是曾經感染過者風險特別高;提醒登革熱症狀前期為發燒持至2至7天,大部分民眾退燒後狀況會解除,但退燒後24至48小時是危險期,可能出現休克等警是症狀。
目前仍維持9例重症、1例病歿,疾管署提醒目前社區已出現第一型及第二型登革病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鄰近之東南亞、南亞登革熱疫情上升,其中柬埔寨及泰國近期仍持續上升,寮國處高點,且高於近年同期,印尼全國皆有案例報告,評估將持續升溫。
COVID-19降溫
疾管署公布,近7天(8月2日至8日)每日平均新增7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天(7月26日至8月1日)之每日平均新增89例下降17.3%;上週(7月30日至8月5日)平均每日新增18例死亡,較前一週(7月23日至29日)之每日死亡平均數25例下降28%,「近期國內疫情呈下降趨勢,惟仍須持續關注後續疫情變化」。
疾管署赴署長曾淑慧指出,目前COVID-19處於下降階段,但重症風險仍然持續,目前評估8月底、9月初因開學等因素,COVID-19可能有一小波上升,但上升幅度會是第四波疫情的延續,或開啟第五波疫情,仍要繼續觀察。
疾管署表示,新增檢出9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53例本土個案分別為48例XBB、5例BA.2.75。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雖下降,但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佔78%,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為降低長者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呼籲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
猴痘又添7男
疾管署今日公布,新增7例猴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3例、中部及南部各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4日至8月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8月2日至8月6日確診;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3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疾管署統計,自去年6月起至今年8月7日累計確診266例病例含250例本土及16例境外移入,其中221例已康復結案,3例仍住院治療中、42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疾管署呼籲,符合疫苗接種條件之民眾,尤其是「感染過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性病風險」者,屬感染猴痘之高風險族群,可藉由多元接種管道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保護自己及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