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局一旦接獲報案或發現類似不法,會儘速展開調查及檢測,調查官初步會先用幾種基本方式辨識深偽影片,包括購置商業平台偵測影片偽造機率,也可利用傳統影像分析方式檢測,肉眼識別也是重要的方法,除觀察生理特徵外,也可觀察臉部邊緣是否模糊或出現色差等。
刑事局方面則是在今年初花費1千2百萬元,分別從荷蘭及美國購入深偽影片和深偽音訊(Deepvoice)辨識軟體,本刊掌握,以這2家廠商的辨識軟體搭配檢測一段片長5分鐘的深偽影片,約可在30分鐘內就得知結果。
刑事局研發科長莊明雄告訴本刊,深偽影片技術因人類眼睛感官較靈敏,若仔細觀察,一般人仍可看出細微不同;深偽音訊技術雖未臻成熟,但因人類耳朵感官靈敏度較差,反而不易聽出變造痕跡,若二者結合,對一般人來說,根本就足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但深偽音訊發展日新月異,仍值得相關單位警惕,國際權威聲紋鑑定公司代表Geoffrey Han告訴本刊,深偽音訊再怎麼演化進步,透過基本聲紋頻譜分析、比對與鑑定,仍可協助釐清事實真相、還原事件真偽,基本檢測方式是將語音檔分成十多段,透過波形圖、平譜圖比對,播放時再利用開源軟體進行檢測,幾乎就沒有難以鑑定的狀況。
Geoffrey Han進一步指出,聲音工程專家還會注意編碼、解碼、串流、頻率等細節,一段深偽音檔至少有二百個以上的工作參數可進行檢測比對;以台灣而言,如果台電願意提供各國電網頻率參數,聲音工程專家就可查出該音檔是由哪個國家的電網提供電力製作,甚至何時製作都可一清二楚。
有鑑於AI技術發展神速,間接加劇深偽技術的成長,歐盟執委會人工智慧高級專家小組已於2019年4月公布「具可信度之人工智慧倫理指引」,台灣「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也在2023年出爐,但面對明年初將屆的總統及立委大選恐仍緩不濟急,因此,國安會以降的各相關單位無不繃緊神經、整裝以待,嚴防境外勢力利用深偽技術影響國內政經情勢,也呼籲民眾明辨網路訊息,若有可疑除了謹記不看、不聽、不信、不傳等四原則,也可依法提出檢舉,一起杜絕不實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