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意涵眼中的林品彤是一個心智成熟的個體,「看她演戲就知道,她不會是妳隨便演一下就被妳嚇到的那種,她會跟你互懟,給妳很多火花。妳會很尊敬她,會用她的年紀來衡量她。」
片中不少戲都像是「情境式」的演出,例如林品彤不想睡覺,陳意涵與劉俊謙陪著熬夜的戲,導演靳家驊就只給了一副撲克牌,讓3人自由發揮;陳意涵笑說,大概是她們演得太好了,很多人都誤以為她們彼此會故意去踩對方的雷點,來挑起憤怒的情緒。「薇芳與小曉都不是典型媽媽與小孩的角色,她們做什麼行為都是合理的。我們活在角色裡,在這樣的環境下就自然產生這樣的行為。」
陳意涵舉例,像是要逼林品彤喝果汁那段,「我就是要妳喝果汁,妳就是不喝,或是我就是不讓妳睡覺妳偏要睡,目的就這麼單純。重點只要我們怎樣去達到那個戲劇效果、產生衝突而已。」
對心理學有興趣,且特別喜愛心理諮商這塊的林品彤,被問到如果從心理諮商來為小曉母女開藥方,她覺得最重要一定是聆聽,看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卻連離聆聽都做不到。而她自己在學校內也是個聆聽者,許多同學都喜歡跑來跟她訴心事。
林品彤說,同學要是不喜歡誰,有時就會來跟她傾訴,或是講對方的壞話,但她既不可以一起罵對方,也不可以勸同學不要講某某的壞話。「因為我如果說某某其實沒那麼壞,她(來分享的人)就會不喜歡我;如果一起罵某某,她就會跟某某說我不喜歡她。」眾人一聽一陣譁然,「現在的小學生心機這麼重啊?!」
因為人生和演戲經驗真的太少,林品彤大部分情境都要靠「想像」,一邊演戲,一邊大腦飛快轉動想像情境;相反已入行多年的陳意涵已經跳脫「用想的」,她如今的絕招是「感官開全滿」,100%地接收到對方的情緒,「我以前也會想一件悲傷的事,但很多情緒醞釀都不及你在現場的感受直接,你好像沒有在演戲,是真的在感受。」
大概是到32、33歲,演了10幾年戲,陳意涵才發現這是她覺得最舒服的表演方式,「我看到劇本寫說這場戲我要哭,就想說完蛋了,要從阿公祖嬤開始想誰過世…你累積到一定的地步也會哭不出來。」人家都說陳意涵演哭戲超級厲害哭得又好看,可以秒落淚;她自己也自嘲自備眼淚水龍頭可以隨時開啟,但她過往超怕演情緒重的戲,一群人盯著她、鏡頭懟臉拍她落淚。「我只有一直摸索、用力演,不知道在哭什麼;後來我練習到瞬間進入一個地方的能力,像是我聽到品彤說身上都瘀青,就能馬上感動起來,然後就能落淚。」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