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吳瑪悧從德國念完書回到台灣時,正值解嚴之前,社會與政治風氣動盪,促使她開始思考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創作許多批判、嘲弄、挑戰威權符號與體制的作品。但她的作品並非一昧地對立,而是對於社會的關懷與細膩情感的呈現,透過形式藝術傳達其理念及訴求。
吳瑪悧投入「參與式藝術」20年,她表示「後工作室」的創作形態,就是藝術家離開傳統個人創作的空間,走入不同的社區、環境及各種可能的地方去做創作。她強調,「符合當代藝術應反其道而行,將藝術家送到各社區,在製作或發展的過程,甚至也能讓社區共同參與」。吳瑪悧更以進駐金門烈嶼的藝術家林羿綺為例,不僅透過藝術家的眼睛看到金門更深入的地方,在拍片的同時也教導年輕學子技術,未來甚至也能繼續發現社區裡更多值得被記錄的事物。
身為首位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女性得主的吳瑪悧,不僅是台灣藝術創作的倡議先鋒,長期關注女性與土地記憶議題,深耕藝術教育領域的她,近年致力於社區藝術和環境生態行動與實踐。吳瑪悧認為,藝術是一個溝通的媒介,同時也是訓練感官與表達力更為敏銳的過程,將藝術家邀請到不同的社區,透過互相交流,就算是看展覽也能是好的「刺激」。
為了落實藝術美學教育,公共電視也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攜手合作,舉辦系列藝術推廣課程及座談,更邀請吳瑪悧至澎湖縣馬公高中與學生對談,除了說明創作歷程外,同時也分享推動在地再生的理念,如何將社區和藝術融合,創造新的價值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