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在臉書指出,「我就是那個,從創刊號開始訂,從自己3歲看到孩子9歲小三了,真正跟著巧連智走了35年的忠實鐵粉。我還記得那個創刊號的封面,還有那個綠黃色的卡帶,每當聽到『叮』的一聲就表示要翻頁。」並表示自己算是一直看著巧虎這35年來的蛻變的,但她在去年底決定不再續訂了。
王姿允認為,「其實平板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對孩童來說,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喜歡紙本,兒童相關書籍也努力推陳出新並進化內容,例如經典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不管幾年都不會被淘汰。」她也坦言「以前的巧連智比較好看,不管是裡面的故事內容、畫風或是歌曲、排版,都更加豐富而且讓人百翻不厭。即使沒有教具或是玩具贈品,本身書的內容就是非常好看的。」
王姿允指出,當自己有孩子後,「憑著兒時印象訂了巧連智,收到後卻有點失望的感覺。包括幼幼版太過簡單,在教養或是生活習慣的養成,其實都跟不上現在小朋友早熟的速度,以前我3歲看的創刊號內容,都比現在的同樣給3歲看的充實豐富很多」。
王姿允也發現巧虎在幼兒界變成了偶像式的存在,「但那就跟佩佩豬或是Elsa一樣,孩子是喜新厭舊的,偶像會隨著年紀一直變換,若書的內容無法讓他們因得到更多知識而進步,那遲早會被淘汰」。
王姿允最後表示,「我知道跟其他競品的落差,終究會造成巧虎的造神化現象無法持久,但感傷的是,我本來以為可以撐到我的孫子女也一起分享關於《巧連智》的記憶連結。」不過她仍然期待,「有天巧連智會有帶著更豐富的內容捲土重來的一天,期待看到調整後新生轉變的巧虎跟他的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