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影人也將來台座談,包含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的《備忘錄》創作團隊「窮山惡水電影小組」。由本單元延伸的「再見真實獎」得獎名單亦將於5月16日頒獎典禮公布。
「香港短片輯」三作品各自以不同創作形式捕捉社會後變革的狀態,以及個人的後記憶與後經驗。《失去的部分》(Lost a Part of,2022)從身體出發,三位被訪者各自敘述身體無以名狀的變化,試圖從回憶中尋找幽微軌跡,但肉體滯緩,跟不上大腦意識,亦趕不上現實生活的變化。《In Your Shoes》(2024)為《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與行為藝術家伴侶Florene Lam新作,兩人相約交換相識前的傷痛記憶,跨越性別與社會經歷的鴻溝,兩人在後經驗中療傷。《Let’s Talk》(2023)捕捉城市裡碩大的廣告標語、公共壁畫、閃爍的霓虹燈,與晃蕩街景,勾勒出香港建設的繁榮與不時瀉出不安的陰影。
同樣是香港,《九龍東往事》(An Asian Ghost Story,2023)重構檔案影像,以六O年代香港假髮工廠女工視角講述的幽魂故事出發,引介觀眾當時少為人知的美國「共產主義頭髮禁運政策」。透過當時新聞、訪談檔案影像,以及戲劇性張力極強的敘事拼組出虛實交織的迷人往事,反映香港的中介位置以及其中人們的流動意義。
章夢奇參與民間記憶計畫「47公里」系列第十部作品《自畫像:47公里2020》(Self-Portrait: 47 KM 2020,2023),於疫情期間再次回到故鄉47公里之村。她以節氣劃分章節,蹲點式地徐緩記錄農村,聆聽村民古老耕種智慧、走入人群並與他們共舞,生活的時間感自然流露。
自章夢奇回鄉開始勾勒這幅「自畫像」已十餘年,本屆影展她也將來台分享創作經歷。
上屆以《地洞》獲得TIDF亞洲視野競賽首獎的胡三壽將以新作《復活》(Resurrection,2024)於TIDF世界首映,他記錄下家鄉墳場因高速公路建設而被迫開挖遷移的過程,以口述訪談為基,這次胡三壽在其上開展想像,牛皮紙上浮現逝者肖像。本片宛如《地洞》的另一面,建墳至拆墳,記憶的收藏到釋放,死亡到復活。
同為世界首映的《一座桃花洞》(Bitter Rice,2024)深入與世隔絕的桃花洞學校,是中國問題少年們的管訓之地。導演時而透過攝影機問孩子問題,時而把攝影機交予孩子,讓他們說自己的故事,威權老師與弱勢學生的權力關係在其中張弛展現。
《十方之地》(Obedience,2024)歷時5年拍攝,導演將鏡頭對準香港紅磡地區的拾荒者,攝影機保持距離地靜靜觀察與凝視。全片少有對白,配樂亦克制,卻如實錄般完整呈現了這「十方之地」的樣貌。本次也將放映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的《備忘錄》(The Memo,2023),作為近2年重要華語短片,本片以手機、電視、網路等手邊素材,拼貼記錄2022年上海封城下的人民日常,顯示大歷史之外的紀錄作為一種「備忘」之義。製作團隊「窮山惡水電影小組」影展期間也將來台與觀眾交流。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盛大舉行。影展套票與單場票已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熱烈販售中。更多最新消息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