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助力下,資訊的創造和擴散速度將急遽加快,大量真假難辨的資訊自由流通,讓新聞的真實性遭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對視聽者來說,AI可以針對不同受眾客製化不同新聞內容及形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新聞體驗,在刻意迎合視聽眾偏好的同時,也讓新聞更加破碎化、造成同溫層現象加劇,對公民社會產生重大衝擊。
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長年關切台灣新聞產業面臨的時代變遷,繼2021年推出《星星之火-新聞人的一生志業》紀錄片,探討新聞產業如何在數位洪流下,奮力求生、同時守護新聞核心價值;2023年推出《星星之火2:風起-新聞人的永續使命》紀錄片,以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標的,討論新聞的公共性,在後疫情時代,思考如何善用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後,今年推出《星星之火3》,聚焦AI議題,探討在AI新世代,新聞人如何守護新聞的真實性,進而建立視聽眾對新聞品牌的信賴度,提升民主及公民社會。
為了探尋AI對新聞產業帶來的機會及挑戰,該片訪談了包括《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香港媒體人張潔平、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人工智慧學校祕書長侯宜秀、中央通訊社副社長陳正杰等多人,透過第一線新聞人及AI意見領袖,希望在AI浪潮席捲之際,記錄當下新聞人對新聞未來樣貌的想像。
《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表示:「我覺得短期之內AI不會取代現有工作者,而是可以幫工作者擴大賦能,讓工作更有效率、產生更大的價值。」但他也提到,「所有內容的產生,一定要有人:由人類的記者及編輯來產生,過程中可以借用AI工具,但最後要有審核的過程。任何沒經過查證核實的新聞,就絕對不能刊登。」
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怡志則說:「AI可以省去記者很多做瑣事的時間,然後專注在比較深度的報導上面。但相對的,要產生假新聞也變得更快、更容易。」「理想上有了AI,優質的媒體不但能兼顧每天的即時新聞,同時也能有大量的深度報導,透過AI的協助,把新聞變得更好看、更有趣,讓一般人能知道他該知道的事情。同時希望閱聽眾也能慎選新聞媒體及平台,因為如果你不選擇,那你就永遠會被演算法控制,去看那些最聳動的東西。」
人工智慧學校祕書長侯宜秀強調,「AI會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產生很大的變化,會不會因此我們喪失了對真實性的追求?我覺得不會。我覺得人類會習慣這件事,然後產生辨識能力,特別是在新聞的產製這個部分,它的價值反而會更被凸顯出來,新聞若是專注在真實的內容,那這就是它跟其他內容的界線,我覺得新聞產業會被重新定義,真實性會是它非常重要的核心。」
Matters Lab創辦人、香港媒體人張潔平憂心,「新聞產業在數位世界其實已經處於相當弱勢、非常邊緣的狀態,AI很可能會讓新聞產業變得更弱勢,未來優質內容的生產者在結構上會更邊緣化。」「AI很大的問題是信任。新聞的特別在於信任,當我們越來越沒辦法信任數位世界上、來源不明的東西,對讀者來說分辨的成本越來越高,信任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我覺得AI會更極大的加劇這個問題,我們越來越沒辦法相信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是真是假。」
中央通訊社副社長陳正杰則說,「任何透過AI工具生成的新聞,到最後一定要有人工審查才會發佈,且要註明有使用AI工具。媒體要自律才能維持可信度與聲譽,這是一家新聞媒體的生命。」他同時表示,「有了AI工具新聞從業人員,要勇於接受它、探索它,看它能幫我們做什麼,同時始終要記得閱聽大眾對我們的期望是什麼,始終要去發掘好的故事、用好的方式來呈現給社會大眾,這永遠是新聞工作的根本。」
針對AI帶來的新挑戰,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這是個眼不見為憑的時代,以後長長久久,我們都會處在一個資訊必須要求證的年代。現在有各種AI基本法的概念,它不是著眼在資訊的正確性,而是AI系統的社會跟法律責任,要先建立透明度,就是你至少要讓我可以監督你。AI這個新興行業,你很難去監督它,因為它怎麼生出來你都不知道,有公權力的人,要先學習怎麼去監督它。」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提醒,「在AI時代、注意力經濟會加倍,讓惡性競爭更激烈,讓消費者更能去避免他不想接觸的訊息,但客製化跟個性化後,他會接觸到更多符合他意識形態及立場的內容,會讓我們更生活在各自的過濾泡泡中,沒辦法對話或相互理解,這個社會可能因為更碎片化的新聞生產跟消費,而更加分裂。」
《星星之火3:與AI共舞、守護真實之光》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