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泌尿科醫師陳昭安近來分享個案,透露一名21歲的男子就診時透露,1個月前透過網路結識一名自稱大學生的網友,2人相約見面並享受魚水之歡。
不過,事後男大生才坦承自己是愛滋病毒攜帶者,同時提醒男子進行檢測,但男子因覺得花費1萬多元自費服用PEP藥物成本過高,加上認為感染機率低,因此選擇忽視該建議,直到1個月後,男子透過匿名篩檢,驚發現結果呈現陽性,隨即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感染愛滋病毒。該男子得知消息後,情緒崩潰大呼,不斷質疑,「怎麼會這樣?」
對此,陳昭安表示,PEP藥物在高風險性行為後的72小時內服用,可大幅降低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但男子因心存僥倖未採取行動,終究不幸染病。
疾管署曾多次呼籲,民眾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性行為時應全程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除可預防愛滋病毒感染外,亦可預防其他相關性傳染病,同時,建議有不安全性行為者或是另一半為愛滋感染者,在進行暴露愛滋病毒「前」應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透過穩定持續使用預防藥物,讓體內有足夠的藥物濃度預防被愛滋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