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15:19 臺北時間

冷氣團發威動物禦寒有法寶 獼猴互抱、紅毛猩猩蓋麻布袋取暖

mm-logo
時事
靈長類的獼猴們會選擇相互擁抱取暖。(詹德川攝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靈長類的獼猴們會選擇相互擁抱取暖。(詹德川攝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今年首波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天氣偏冷,不僅民眾要注意保暖,動物園也替動物們增添許多保暖措施。台北市立動物園今(29日)表示,園方自立冬以來就已經開始為動物們準備各種禦寒措施,包含因應冬季食材的供給變化而調整菜單、食物增量及營養熱量提升,或額外提供薑粉及薑湯,加上暖氣、照燈、麻布袋、乾草等禦寒設施樣樣來,讓所有怕冷的動物,在面對寒冷時都能平安溫暖度過。
20241129edi036-fca1ca06-fef3-4303-b266-44de8c084d6a_2024-11-29.jpg
來自熱帶雨林的紅毛猩猩會將保育員提供的麻布袋當作披風蓋在身上保暖。(詹德川攝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指出,為了動物們的健康,早在立冬時便已啟動各項禦寒措施,包括依照個體的體重及體態評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逐步增加動物們每天的食物份量約20%,再依據動物實際的採食狀況進行滾動式調整。就草食動物而言,為因應冬季的植物食材的品質及總量遠不如夏季,會以增加精料和乾草的方式來補充所需的熱量及纖維。
20241129edi036-c1d55f33-823a-4c73-bef6-38aa804132f4_2024-11-29.jpg
寒冬時保育員除了調整菜單、食物增量及營養熱量提升,更加上暖氣、照燈、麻布袋、乾草等禦寒設施樣樣來。(詹德川攝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針對多數靈長類來說,除了提供上述的薑粉及薑湯去寒之外,會在食譜中增加一些熱量較高的堅果類做為實質的能量及營養補充。而食肉目的大型貓科動物,則是相較於夏季平均多約10-20%的肉量。但並非所有的動物都因為天冷而食物增量,也有動物採取少動、少吃的策略來減少熱量消耗,例如棕熊及部分亞洲黑熊個體,便會花更多的時間在休息或睡覺上。許多外溫動物像是爬蟲類動物,平常按表操課進食,儲存足夠能量後在冬天時就來個不動如山,才會讓遊客們常覺得是動物模型。
20241129edi036-332d27bb-df40-4a9c-9269-17a66ce78c76_2024-11-29.jpg
部分亞洲黑熊在天冷時也會顯得慵懶,花上更多的時間在休息或睡覺。(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241129edi036
水生的爬蟲類例如馬來長吻鱷會在水溫比氣溫高時躲在水裡避寒,也會把握好天氣上岸曬太陽維持體溫。(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除了增加食物的攝取份量,動物們禦寒保暖的方式也和人們相近,例如靈長類動物如獼猴們會選擇相互擁抱取暖;紅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們會將保育員提供的麻布袋當作披風蓋在身上保暖,或是窩在電暖器的出風口享受陣陣熱風。保育員也會在室內地面鋪上厚厚乾草,讓動物們舒服的坐臥打盹。有時水溫相對要比陸地溫暖,也會看到河馬、鱷魚選擇待在水裡避寒。
20241129edi036-a00f0336-4679-4e40-91d3-48f364fb91e5_2024-11-29.jpg
具備渾厚重疊油性皮毛的大貓熊,反而喜歡低溫的天氣,最近常常可以看到貓熊們到戶外活動。(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241129edi036-45bed958-8042-427a-8a21-679ee7f3b3a0_2024-11-29.jpg
保育員會為陸龜提供保溫燈、夜燈、陶瓷燈及加溫板等作為輔助熱源。(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裡最需要保溫的爬蟲動物,不論戶外溫度多低,都會儘量維持生態箱在攝氏30度左右,並提供保溫燈、夜燈、陶瓷燈及加溫板等作為輔助熱源,讓烏龜、蜥蜴、蛇等在冬天也備感溫暖。考量動物們的需要,保育員也會適時打開戶外活動場通往室內欄舍的門,讓動物自由進出。如果在戶外找不到牠們的身影,有可能動物們正在室內休息。而具備渾厚重疊油性皮毛的大貓熊,以及身穿防水保暖羽毛的國王企鵝,對於這種冷颼颼的天氣溫度,可是喜歡的很。
更新時間|2024.11.29 15:1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