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15:53 臺北時間

佳士得辦首場AI藝術拍賣會 數千人連署籲取消

mm-logo
國際
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佳士得機將舉辦專門針對人工智慧(AI)創作藝術品的拍賣會,數千人連署反對本次拍賣。(圖為佳士得拍賣莫內畫作,翻攝佳士得官網)
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佳士得機將舉辦專門針對人工智慧(AI)創作藝術品的拍賣會,數千人連署反對本次拍賣。(圖為佳士得拍賣莫內畫作,翻攝佳士得官網)
近4,000名藝術家與支持者簽署公開信,呼籲佳士得紐約取消即將舉行的首場專門針對人工智慧(AI)創作藝術品的拍賣會。這場拍賣將於2月20日至3月5日間舉行,並宣稱是全球首場由主要拍賣行舉辦的AI藝術專場。然而,眾多藝術家擔憂這些由AI創作的數位藝術品背後的生成模型,可能是基於大量版權作品進行訓練,並未獲得原創藝術家的許可或報酬,進一步剝削人類藝術家。
這場拍賣將展示來自Refik Anadol、Harold Cohen、Pindar Van Arman、Holly Herndon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預計總收入將超過60萬美元(約新台幣1,970萬元)。拍賣品共包含20個拍品,涵蓋50年來的不同媒介,包括數位藝術品(如非同質化代幣NFT)與實體作品(如雕塑、畫作等)。其中約1/4為數位原生作品,其他則為物理藝術品,價值從1.5萬美元(約新台幣493萬元)至25萬美元(約新台幣821萬元)不等。
然而,這些藝術作品中的AI創作工具,極有可能是利用無授權的版權作品進行訓練,這引起了藝術界的激烈反彈。公開信中指出:「這些模型及其背後的公司,無視藝術家的權益,未經許可便使用其作品,並將其轉化為商業化的AI產品,與藝術家競爭。」
簽署此公開信的藝術家包括Kelly McKernan和Karla Ortiz,他們曾就AI圖像生成工具未經授權使用其作品的問題對相關公司提起訴訟。公開信還強烈要求佳士得取消拍賣,並呼籲:「若您尊重人類藝術家,請取消這場拍賣。」
對此,佳士得發言人回應稱:「此次拍賣中的藝術家均擁有強大的跨領域創作實踐,且部分作品已被領先博物館收藏。這些作品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豐富和增強藝術創作。」
佳士得的數位藝術拍賣負責人Nicole Sales Giles則強調,這些作品展示了AI與人類創造力的合作,而非取代人類的創作能力。她表示:「AI在其中只是作為創作的輔助工具,並未取代藝術家的創意。」
更新時間|2025.02.12 15:5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