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劇攜手劇場團隊風狗浪、好春廳合作社共同打造,三方分工合作,關注不同面向:驚喜製造重視作品的走向,以及希望帶給觀眾的感受。洪唯堯做為劇本的原創者,負責擘畫參與者對故事的想像。至於導演蘇越則與演員和劇組溝通,把案子執行完成。由於立場各異,需不斷開會討論,找出最可行的方式,達成各自希望的目標。
身為製作人,賴畇安需控管預算與時程,並與所有合作單位洽談相關事宜。她表示,因服裝、燈光、影像、舞台和舞蹈等團隊都是外包,一旦某個製作啟動,她對外要與上述人員簽約、協調分工,對內要整合與行銷及設計部門有關的資訊,同時管理預算、分配時間,讓專案順利推進到首演當天,工作內容繁重瑣碎,被蘇越形容為「校長兼撞鐘」。

賴畇安坦言,從今年2月初進場到3月中旬首演,團隊經過七十幾天的排練和建置期,堪稱一場長期抗戰,若抱著「跟你拚了」的心態工作,很難熬到最後一天。為此她必須取捨,妥善分配時間和金錢,綜合各方立場做出最好的決定。
《愛情城市》預計演出一年、共261場,至明年3月止。賴畇安表示,場地所在的Belle’s in Taipei,平常可容納人數300-400人,但目前考量到演員可承受的工作量,每場次還是以100人為限。
她解釋:「因為(參與者)分成4組,每位演員要應對25名觀眾極為辛苦,每增加一位觀眾就更辛苦,那個體感是差很多的。演員很像導遊,要帶著一群人移動,在正確的時間點去到對的地方,還要表演給他們看。由於觀眾人數一定會浮動,就可以感受到人數多寡對演員造成的疲勞程度,有相當明顯的差異。」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