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多角化發展 促進轉型與創新
鹿港除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外,當地的水五金產業也見證了經濟發展的興盛與轉型。頂番婆地區的水五金產業聚落,是觀光與經濟發展交融的典範。自民國50年代啟航,水五金產業於此扎根茁壯,憑藉完整生產鏈與占全國8成的年產值,為鹿港贏得「水龍頭故鄉」之譽。時至今日,全球逾半數水龍頭產品仍出自頂番婆,穩踞國際市場要角,以深厚技藝,續寫產業榮光。
隨著市場需求日趨多元,水龍頭已從單純的給水功能,轉化為結合美學與科技的居家元素。自80年代起,由於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部分企業將工廠外移,面對全球化與新興市場的競爭壓力,在地業者選擇以創新應戰。縣府為強化產業競爭力,攜手彰化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及產學合作平台,成立「臺灣水五金產業中心」,建構一站式輔導、檢測和驗證等服務機制,整合資源、推動升級,為這座傳統聚落注入再進化的能量。
除了發展產業,彰化亦以創新思維開啟觀光新頁。全臺首座水五金觀光工廠「水銡利廚衛生活村」便坐落於此,不僅展示產業工藝,更將知識轉化為遊趣。園區透過互動遊戲,引導遊客輕鬆認識日常五金與衛浴設備,並設有DIY體驗區,讓技術從手中生根。戶外親水池清新宜人,成為親子同樂與拍照打卡的熱點,也使這座工廠華麗轉身,成為串聯產業與觀光的典範場域。
活力騎行 推動產業發展
從繁華的彰化市區出發,遊覽歷史悠久的鹿港鎮,再騎行自行車漫遊擁有「花鄉」美譽的田尾鄉,這樣的旅程,不僅可深入體驗居民如何將地方產業與慢活步調相融,並展現彰化在地DNA、積極開創商機的精神。

彰化擁有全臺規模最完整的自行車產業,約480家自行車廠商與相關配套業者共同構建了全球供應鏈,被譽為「自行車王國」,從整車製造、零組件生產到周邊配合廠的一條龍供應鏈,產品行銷全球。著名企業如美利達、建大輪胎與彥豪金屬,更與國際品牌合作,持續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強化彰化在全球自行車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以花為本 綻放休閒與創新
田尾鄉以其獨特的花卉文化為基礎,鋪展出彰化最具代表性的休閒與產業融合樣貌。民國62 年,縣府將田尾鄉民族路一段規劃為「田尾園藝特定區」,沿線園藝店家林立,盆景錯落,彷彿一條綿延的綠色藝廊。遊客可騎行腳踏車或電動協力車穿梭其間,療癒氣息撲面而至。部分園藝店更提供盆栽DIY與花卉入菜的餐點體驗,讓遊客不僅觀賞,更能以手作與味蕾深入其境,與花相遇。

在彰化,花卉不只是風景的主角,更是驅動地方產業創新與發展的重要基礎。每年春節期間,縣府於溪州鄉溪州公園舉辦的「花在彰化」活動,大量運用來自田尾鄉、永靖鄉等地的花材,並邀請許多在地花農參與場地景觀設計。透過花卉藝術、互動展演等沉浸式體驗,讓遊客感受彰化花卉產業的繽紛與活力,也展現對未來生活美感的想像與實踐。
共造前行 產業與自然共榮的發展之路
為因應全球環保趨勢,縣府於民國113年攜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並邀集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逢甲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大葉大學、建國科技大學、東海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等中部10所指標性大學,共同成立「彰化縣產業淨零減碳輔導團」,協助企業導入政府資源與減碳技術,加速綠色轉型。同時,也透過地方型SBIR計畫,對投入節能減碳、提升環保與工業安全的企業,在審核評比中予以加分,鼓勵產業升級。

從水五金、自行車到花卉,各具特色的產業脈絡共同構築出這座城市豐富的經濟圖景與獨特的生活風貌。彰化的精彩,不僅來自產業動能,更在於創新與自然間取得的巧妙平衡,不僅優化居民的生活品質,也為城市邁向永續共榮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