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盈提到,「寶寶」早年為野外族群的一員,卻因非法走私來台命運急轉彎。「寶寶幸運地被我父親吳東進發現與救下,交由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養。」

多年來,「寶寶」在台灣默默生活,卻沒有人知道這隻外貌溫馴的猩猩,擁有對全球金剛猩猩族群至關重要的「純野生基因」。
直到2010年代,一場國際保育會議揭開了「寶寶」的身世之謎。當時園方代表赫然發現,全球由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WAZA)與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管理的金剛猩猩皆有血統序號,唯獨寶寶「沒有身分」。這個發現震撼國際,也成為改變保種歷史的契機。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前園長金仕謙與保育學者曹先紹博士積極奔走下,台灣史上首度加入 EAZA系統,寶寶被正式納入Gorilla EEP(金剛猩猩瀕危物種保育計畫)。2017年,寶寶被送往荷蘭APENHEUL靈長類動物園,成功繁殖後代,將極為稀有的野生基因注入全球保種庫。
寶寶晚年受鼻竇炎與胃病所苦,活動力逐漸下降,與子代的互動也日漸稀少。在醫療與照護團隊協助下,牠最終於13日安詳離世。園方證實,寶寶的遺體將用於保育與教育用途,讓牠的生命價值延續。
吳欣盈感性說道:「牠曾是一隻被走私來台的動物,如今卻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謝謝你,寶寶,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溫柔與堅持。」
寶寶不僅是台灣保育歷史的活見證,更成為國際保育外交的一大成功案例,證明台灣在動物福利與生物多樣性上的努力正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