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新台幣一度強升觸及28字頭,但最後一日重貶來到29.9元,7月初又轉升,匯市強震,究竟未來走向如何?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終版未出爐,緊接著又推動「大而美法案」、穩定幣法案(GENIUS),一連串動作都指向同一個目標,那就是不希望美元太強,特別是看空美元的投機部位持續增加,美國經貿環境正在改變,新台幣欲弱不易。
理財最前線/迎接新台幣強勢新常態 5檔匯兌收益股大贏家

在美元轉弱、新台幣強升的匯市新局中,資本市場也正悄悄重新洗牌。專家指出,無論是川普政策動向,或是美國財政赤字疑慮與降息預期,背後都透露,美元走向貶值循環,而新台幣難以大幅轉弱。在此環境下,「新台幣升值」概念是下半年的選股重點之一,本刊精挑5檔具備長線基本面的優質好股,可攻可守。

美元弱格局 大勢底定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指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不斷下探的最大原因,是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的不信任,加上美國經濟在下半年動能恐將放緩,因此呈現相對弱勢格局。「待聯準會展開新一輪降息循環,在與他國利差收斂下,美元指數貶勢還將延續下去。」
「川普弄貶美元,表面上看似為了增強外銷競爭力,但真正用意是降低美國負債,特別是債券的價值。」資深分析師李永年解釋,川普祭出「美債消失術」,弱美元是趨勢,「以技術面來看,近2年半美元指數月線已漸形成M頭走勢,而一旦M頭成形,美元指數恐再下探10%,新台幣則相對升值10%,預估將來到26.9元。」

在如今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少數能讓人看清的大方向便是:弱美元、強台幣。而相較外銷行業慘兮兮、國內壽險業苦吞匯損的窘況,資深分析師陳榮華指出,以新台幣支付、進口導向的產業因匯兌收益導致成本下降、提升毛利的效益,有望在第二或第三季財報中顯現。
相關產業包括:原物料進口占成本極高的食品業、航空運輸、觀光旅遊及資產營建業。避開因打房而急凍的資產營建股,本刊以本益比低於17倍、現金殖利率高於3.5%、近2至3年(含2025年)連續配息的條件,共計挑出卜蜂、大成、德麥、泰山、南僑、五福、雄獅、長榮航和華航等九檔個股。其中專家特別點名卜蜂、大成、五福、雄獅和長榮航最值得留意。
食品業:進口黃小玉成本降 卜蜂大成勢看漲
「食品加工業原材料占比達8成,且以美元計價,只要新台幣對美元升值10%,毛利率就可提升2.1個百分點。」李永年看好卜蜂和大成長期發展,他說明,進口大宗物資黃小玉(黃豆、小麥和玉米)為主的食品商,都有機會從中賺取匯兌收益。
5月起,卜蜂股價即隨著新台幣強力升值向上表態,統計今年累積漲幅突破4成,且5月除息僅花2天就完成填息,堪稱最強新台幣升值概念股。此外,今年以來三大法人買超近1.8萬張,外資持股比例占比達44%,是2019年底以來新高。

卜蜂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以1美元兌新台幣30元為基礎,新台幣每升值1%,公司成本即可下降約4至4.5%,匯率利多可望在8月顯現。法人預估,在國內毛豬價格維持高檔、飼料成本下降、生鮮肉品價格止跌回穩,和新廠推升規模等加乘效益下,卜蜂今年營收可望年增逾3%、預估稅後EPS(每股純益)9.87元,以今年獲利估算,目前本益比約12.8倍,位處歷史低檔,投資價值浮現。

再看大成營運現況,柳營土雞加工廠瞄準外食需求,預計8月開始投產,而水產飼料廠、全能生技新廠和萬能生醫2廠等,合計貢獻年營收36.5億元,加上在美國、中國、印尼和越南海外積極布局,大成董事長韓家宇日前在股東會上即表示,美國產品售價高,餐飲市場比中國有吸引力,將成為未來成長新動能,樂觀看待今年整體營運優於去年。大成將於8月8日除息,法人表示,除息前買進,有望息收價差雙賺。
觀光旅遊:疫後回溫暑假加持 五福雄獅營收高
新台幣升值、出國購買力變強,國人熱衷海外旅遊,緊接著又是暑假旺季,在多重利多挹注下,觀光旅遊股五福和雄獅端出的營收數字也是強強滾。五福5月合併營收7.46億元、年增6.64%,創單月歷史次高,累計月營收則創歷史最高。

至於雄獅,5月合併營收25.9億元、年增13.1%,累計月營收年增15.2%,為6年來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因應疫後出國人潮全面回溫,雄獅旅遊宣布將招募500名人員,五福旅遊也要從目前的500人擴增到700人。
股價表現上,搭上新台幣升值時機點,五福和雄獅五月起出現猛攻,今年以來漲幅分別達4成及3成;五福今年現金股利6.5元,創歷史新高,換算殖利率逾4%;法人分析,五福主力營收來自日本線,呈現穩定向上成長,下半年節慶日陸續登場,可望再帶動一波旅遊熱潮。另外,雄獅現金股利7.5元,以目前股價計算,殖利率約4.38%,將於7月11日除息。
航空業:原油降價推升毛利 長榮航迎Q3旺季
除了出國潮,以新台幣計價向外購買原油的航空業,也是新台幣升值受惠股。「長榮航燃油占成本比重30至35%,只要原油價格下跌10%,或美元貶值10%,成本就下降3到3.5%,相當於毛利率提升3到3.5%,這是很不得了的事情。」李永年分析。

法人則預估,進入第三季客運旺季,長榮航稅後獲利季增有機會超過3成;李永年補充,近期長榮航股價技術面轉弱,預期7月後較有表現空間,投資人不妨多留意。
總體操作上,陳榮華建議採取分散配置策略,在不同產業間各配置20至30%,避開單一產業風險,採取逢低加碼策略;此外,若股價短期大漲超過30%或本益比回升至20倍以上,就能考慮先出脫了結,「得逐季檢視財報數據,確認新台幣升值是否如預期反映在財報上,要是新台幣升值趨勢反轉,也應重新評估持股標的。」他提醒。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