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霖24歲就回家接班。他一個食品業小白從零學起,除了改善品質、建立組織架構之外,最重要是要拓展生意,「我爸以前土法煉鋼,他教我在路上看到冷凍食品車就趕快記下名字、電話。他以前就是這樣帶個鍋子自己上門推銷、去煎餅給他們看。」陳冠霖的第一大單,則是發揮大學建立的人脈實力,寄email到各大校園推團購,「經常都有十萬片的量。其實在低谷的好處就是亂做都會成長。」他笑說。
蔥發酸被退十萬片後隔年更慘

陳冠霖接班第一年營收就翻倍,好不容易有點成就感,卻連遭重擊。先是因為蔥發酸,被退貨10萬片,「員工不熟自動化機器,一直不斷重作,導致新蔥舊蔥混在一起。」但真正的危機是隔年遇到食用油風暴。
「台灣就那幾大豬油廠,說沒用到是騙人的。」那次事件,被退了100多萬片,「只能認賠。我一個月沒睡好覺,也很怕接電話,因為都是打來罵的。我們那時候冰庫不夠大,退回來的貨全都放在我家露天空地上,也不能銷毀;放了一個多月後,政府才請垃圾車來載走,他們要帶回去檢驗追蹤。」整個混亂的狀態考驗陳冠霖的抗壓力,「要生產要補貨,這樣來來回回,就硬撐下去。」也因為食安問題,陳冠霖跟同仁承諾一定要成為合法高標的食品廠。

啥都不懂敢貸七千萬蓋高標廠
27歲時,陳冠霖決定買地蓋廠,結果從初估1千500萬元預算,一路加到7千萬元。「我爸媽完全沒有幫忙,我自己去銀行貸款。」回想起來,陳冠霖也覺得自己膽子大,「我連一平方公尺有多大都不知道,從買地到找建築師、結構技師,一點一點自己去學、去摸索,參考了上百個國外食品廠。」

陳冠霖花了5年讓龍豪步上軌道,營收連年翻倍成長,2018年新廠落成、2020年創新品牌「派脆刻」,國內外到處參展,積極擴展海外市場。他也曾因領導作風強勢,進行了長達10年的自我學習,「我上了大量心理課、溝通課、企管課,學費累積超過500萬元了吧。」
曾陷倦怠低谷靠學習重燃動力
但一直緊繃的橡皮筋總有彈性疲乏的一天,陳冠霖坦言,疫後這兩年,他進入嚴重倦怠,「業績成長也趨緩,主要是我有點不太想動了。我覺得大概是蓋廠時,已經用盡我全身力氣了…」陳冠霖曾長達半年時間完全不想進公司,「一個上午就開車在路上閒晃。」

不想進公司,便再去念書,陳冠霖到政大EMBA進修,「我接觸到很多更優秀且樂在其中的創業家,也打開了新視野。」重燃對事業的熱情,陳冠霖邊感性說:「這十多年來,錢賺多賺少是其次,能一家和樂在一起,就是一個里程碑吧。」邊遙指遠方,「我們又準備蓋新廠了,雖然代工還是比品牌獲利穩定,但我還是會堅持,希望十年後派脆刻是一個真正的大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