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3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3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所有資料皆已被取得且顯示,關閉無限滾動功能
文化
E05|自由是一場巨大的冒險—波蘭報導文學《跳舞的熊》作者Witold Szablowski
2020.04.13 11:05
與Witold Szablowski寒暄不到五句,我們便知道,他屬猴子、認為自己像猴子一樣,喜歡熱鬧氣氛、努力讓身邊的人笑;但要一直到採訪尾聲,聽到他十歲那年見證了波蘭民主化的劇烈轉變,一面興奮地看著世界變化,也同時見證母親的憂鬱,我們才曉得,他的幽默很可能不是渾然天成的。共產波蘭時代,物資匱乏,但人人有工作有「保障」,一夜之間,超市架上補滿進口食品,不用餓肚子,自由即在咫尺,被掌權習慣的人民卻悵然所失。
文化
【陳栢青書評】廢墟時間──《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2018.10.12 13:30
說起來,我以為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整體性的。豈止是廢墟少年,我們整個島其實是現在之島,時間總是「現在」。外國古蹟修繕以年為單位起跳,台灣乾脆整個翻新,個把月就竣工。政策求速成,計畫求速效,問起我們島的目標是什麼呢?「我們要往哪裡去」,卻沒有人可以回答。
時事
【黃宗潔書評】我們熱愛生命,在那些我們能力所及之處──《緊急狀態》
2017.03.24 10:05
我們彷彿只能從碎片中東一片、西一片地撿拾那些冒險深入烽火之地的記者或攝影師的見聞,在安全距離之外想像遙遠之地的災難。這些作品或者企圖建構宏觀的歷史脈絡,或者以個人的現場經驗出發,勾勒出當地人民的生活與想法。而《緊急狀態》的難得之處,在於克爾瑪尼相當成功地兼容了這兩個方向,讓讀者一路隨著他的眼光與腳步,不只看到「緊急狀態下的日常」,更得以對「緊急狀態何以成為一種日常」進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