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15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娛樂
為什麼《不!》要故弄玄虛 現在讓製片回答你
2022.08.05 17:08
導演喬登皮爾(Jordan Peele)先後以《逃出絕命鎮》(Get Out)、《我們》(Us)顛覆了傳統恐怖片框架,並重新定義現代恐怖片新經典,改寫今夏暑期強檔的全新史詩級恐怖片《不!》(NOPE),並且嚴禁所有人事先爆雷。這樣大費周章是為了什麼呢,讓製片來解釋。
娛樂
【非裔之死掀眾怒】不顧事業發展豁出去抗議 約翰波耶加得到影壇聲援
2020.06.04 16:28
抗議非裔人士遭到美國警察虐殺事件,除了全美各地掀起抗議活動外,英國也舉辦了聲援活動。男星約翰波耶加站在第一線提倡種族平等,獲得影壇的熱烈聲援。
娛樂
《腥風怒吼》重新開機 《糖果人》對鏡喊五次就會死
2020.03.11 20:22
1982年的恐怖片《腥風怒吼》,捧紅了扮演反派的黑人男星東尼陶德,也就是《絕命終結站》系列的那位死神代言人。如今全新開機版本《糖果人》再次襲擊大銀幕,規則還是一樣,對鏡子喊五次就會死!
娛樂
【金球77】金球獎提名揭曉 《婚姻故事》入圍大贏家
2019.12.09 21:55
第77屆金球獎今(9日)晚間公布提名,近年金球獎已逐漸擺脫奧斯卡風向球的地位,但仍對奧斯卡提名有相當影響力。今年《婚姻故事》來勢洶洶,獲6項入圍傲視群雄。
娛樂
美國電影協會公佈年度十大 《小丑》《愛爾蘭人》繼續稱霸
2019.12.05 12:21
美國電影協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公佈了今年的年度十大佳片,之前已經獲得好評的《小丑》《愛爾蘭人》等紛紛榜上有名,韓片《寄生上流》得到特別獎。
娛樂
美國禁書排行榜冠軍拍成電影 怪物太多只好這樣選
2019.05.05 13:21
今年有不少備受矚目的話題恐怖片,除了已上映的《我們》(Us)和《禁入墳場》(Pet Sematary ),下半年還有史蒂芬金的《牠:第二章》(It:Chapter Two)、《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 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和 《安娜貝爾:回家囉》( Annabelle Comes Home)等新片。
娛樂
卡麥隆、彼得傑克森、喬登皮爾都從這起家 照樣拿到奧斯卡
2019.05.02 06:21
近年美國電影市場恐怖片數量逐年攀升,約占年度總發行量的12%。以今年為例,已知會在美國上映的至少有38部,平均10天就有一部新作,堪稱此類型的黃金盛世。
娛樂
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 《我們》導演解釋各種設定
2019.04.03 15:55
恐怖片《我們》在北美地區締造了限制級電影的第3高首映週末票房,也在網路上引發了許多討論。而所有的爭辯當然都是編導喬登皮爾精心設計的結果,這部片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讓觀眾看完後不斷討論、不斷解謎,自己解讀劇情。但好險之前在洛杉磯採訪了喬登皮爾,在有限的時間裡頭讓他講出電影裡頭的各種安排。
娛樂
【洛杉磯直擊】《我們》台美同步首週票房冠軍 瘋狂劇情隱藏諸多設定
2019.03.26 18:35
上週推出的恐怖片《我們》,在美國突破7千萬美金票房,成為有史以來限制級恐怖片首映票房第3高,僅次於《牠》《月光光新慌慌》。只是這2部片各自屬於改編小說與重新開機,相較之下原創劇情的《我們》相當難得,在台灣首週也有2千萬新台幣的票房。
娛樂
【影評】《我們》 鏡象世界的驚悚反撲
2019.03.25 18:28
期待太高,失望太大。有創意與深意的社會寓言,但太刻意,無法成為夠好看流暢的恐怖片。
娛樂
【本週新片】《老大人》寫實親情催淚彈 《跳痛先生》瘋狂勵志超爆笑
2019.03.23 06:37
本週電影有催淚路線、風格寫實、討論老人議題的《老大人》,以及走恐怖、懸疑、動腦解謎風格的《我們》。《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是重現史實的潛艇海難電影,《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則是回到1920年代、檢視當時風靡一時的搞笑表演搭檔。而《跳痛先生》有著狂想、白爛的劇情設定,充滿了印度的天真、瘋狂與熱情。
娛樂
《我們》假期變大逃殺 黑豹女星開分身正邪交戰
2019.03.21 09:58
以《自由之心》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曾演《黑豹》的女星露琵塔尼詠歐,最近演出了驚悚電影《我們》,她在洛杉磯接受本刊訪問時,直接點名了她願意挑戰恐怖片的理由,「當我一個月內連續5刷《逃出絕命鎮》,就知道該跟導演喬登皮爾合作了。」有趣的是,導演也想跟她合作,兩人見面一拍即合,催生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