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06:40 臺北時間

守護西藏轉世真相:歷史、制度與國際支持的全解析

mm-logo
時事
守護西藏轉世真相:歷史、制度與國際支持的全解析

格桑堅參/達賴喇嘛駐台代表、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前言

今年 7 月 2 日,達賴喇嘛尊者於 90 華誕前夕宣布將再度轉世,並重申轉世制度的宗教原則與安排。長期秉持「宗教為政治服務」方針的中共,企圖扭曲並操控這一神聖傳統,作為政權合法性工具。

近期,台灣中天新聞政論節目《辣晚報》推出多集與中共敘事高度契合的內容,包括:〈指定"轉世中國" 達賴喇嘛宣布延續轉世 北京說話了|北京重擊 非達賴說了算〉、〈達賴轉世爭議 自治區主席說話了|北京出手 重擊達賴〉、〈達賴喇嘛將在大陸境外轉世?介文汲"曝這點":很失敗的決定〉。節目來賓介文汲先生在其中發表多項與事實不符、欠缺專業依據的言論。

由於此類觀點與中國官方立場一致,並經國際與華文媒體廣泛傳播,我們有必要就涉及西藏歷史、宗教制度等高度專業的議題予以澄清說明。

一、藏傳佛教並非「喇嘛教」,錯誤用詞影響專業判斷

介文汲是退休外交官,曾任駐紐西蘭大使、WTO 副常任代表、駐美堪薩斯處長等職。然而,他從未在西藏、喜馬拉雅地區或任何與西藏議題相關的崗位服務,也缺乏對西藏歷史、文化與宗教制度的長期研究與第一手經驗。儘管如此,他在節目中仍以權威專業的姿態評論此高度專業化的議題,並多次使用「喇嘛教」這一錯誤稱呼。

事實上,現代佛教依傳承系統可分為漢傳、藏傳與南傳(上座部)三大類,「喇嘛教」並不存在於任何正確的宗教分類中。當一位對佛教基本架構與西藏宗教傳統顯然陌生、且完全沒有相關實地經歷的人,卻以專家之姿侃侃而談最為複雜深奧的轉世制度時,不僅會誤導公眾,亦可能為外部政治敘事提供可乘之機。這正是我們必須對其觀點的專業性與可信度,提出嚴肅質疑的原因。

這樣的問題並非只是用詞錯誤,而是牽涉到立場與資訊來源的可信度。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於 2023 年 12 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同年第三季若以影片數量與時長佔比計算,中國官媒抖音頻道上,被引用最頻繁的台灣政論節目名嘴前十名中,介文汲高居榜首,這意味著,他的發言內容不僅在國內傳播,還被中國官方媒體積極擷取與放大,成為跨境輿論場的一部分。這樣的背景,更讓人必須對他在中國官媒熱衷引用的立場與發言內容保持高度警覺。

二、「金瓶掣簽」並非歷史定制

中共長期宣稱,達賴喇嘛轉世必須依循所謂「歷史定制」,經「金瓶掣簽」並在中國境內尋訪靈童。然而,這套說法的最大爭點在於,其核心依據《清定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的原始檔案,從未在《清史稿》、滿清宮廷檔案或西藏歷史紀錄中出現。即便中共動員三千多名「藏學專家」歷經數十年搜尋,也未能找到原件。

此「章程」實為 1949 年後才首次出現在中共官方文獻的政治產物,並非清代原有制度。劉漢城教授在《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用中國的官方/權威文獻明證》一書中,已有系統論證。

中共長期宣稱,達賴喇嘛轉世必須依循所謂「歷史定制」。圖為西藏布達拉宮。
中共長期宣稱,達賴喇嘛轉世必須依循所謂「歷史定制」。圖為西藏布達拉宮。

即使假設其確實存在,歷史上共計十四世達賴喇嘛中,真正經過金瓶掣簽認定的僅一位,其餘多屬象徵性表演。在第九世到第十四世之間,僅有極少數情況出現過掣籤程序,而且是在其他認證條件已確立的情況下,作為形式化「儀式」而非決定靈童的核心方法。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確認,更是完全依循藏傳佛教的傳統方法,是透過預言、護法神諭、湖泊徵兆等方式尋訪與確定靈童,與金瓶掣簽無涉。

中共如今將這項制度包裝為「自乾隆以來的歷史定制」,介文汲在節目中不只引用且宣稱此制度從未間斷,這不僅違背史實,更是為了壟斷活佛轉世的話語權、服務於自身政治目的。

三、吳忠信並非坐床典禮「主持人」

介文汲於節目上指稱,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主持」了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坐床典禮,此說完全違背史實,有必要加以說明澄清。

史料顯示,吳忠信僅為受邀觀禮的外賓之一,並未介入任何宗教程序。藏傳佛教的坐床典禮由寺院僧團依宗教傳統進行,並不存在「主持人」一職。吳忠信抵達拉薩時,西藏政府早已依傳統方法確認轉世靈童;他要求前往羅布林卡察看靈童遭噶廈拒絕,最後僅在羅布林卡措基殿以「敬獻禮物」方式見到靈童。

國民黨方面其後引用一張拍攝於十四世達賴喇嘛寢室的照片,畫面中達賴喇嘛手持一只手錶,並聲稱那是吳忠信所贈,藉此營造「主持坐床」的政治敘事。

曾任西藏政府官員、後來擔任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與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阿沛・阿旺晉美,於 1989 年 7 月 21 日在所謂西藏自治區人大會上明確表示:「有關吳忠信參加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的問題,國民黨作了許多歪曲,所謂『批准靈童免於掣簽』等並非事實。典禮上從無漢族人所說的主持形式,卻硬把吳忠信的參加說成是主持登基,並不符合史實。」

四、美國持續堅定支持西藏

與介文汲暗示的「國際已淡化西藏議題」相反,美國近年來對西藏的支持不減反增,並透過跨黨派與高層外交行動落實。

2025 年 3 月 10 日,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親筆致函藏人行政中央司政邊巴次仁,明確重申將堅定倡導西藏人民人權,支持其無懼迫害地行使基本自由、安寧且有尊嚴地生活。這是美國最高外交官首次親筆致函至司政職位,具歷史性意義,象徵對西藏抗爭的深切認可與長期承諾,並進一步鞏固西藏社群與美國政府的情誼。

同年 7 月 8 日,《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恢復對南亞藏人的援助,並強調:「美國兩黨數十年來堅定承諾支持與促進藏人的尊嚴及人權,並協助藏人保存獨特的宗教、文化和語言認同。」更早之前,川普政府已簽署《西藏政策與支持法案》,不僅擴大對西藏自治、人權與宗教自由的支持,更以法律明文要求中國不得干預達賴喇嘛轉世制度。

這些親筆信函、國會立法與援助計畫,皆為白紙黑字的國際行動,與介文汲憑空臆測的說法形成鮮明對比。若依其邏輯,連此等舉措都不算支持,則幾乎無任何外交或政策行動可被視為支持。此種刻意忽視事實、曲解國際趨勢的言論,只會誤導輿論,掩蓋西藏議題在國際舞台上持續受到高度重視的現實。

五、達賴喇嘛的影響力依然深遠

介文汲在節目上聲稱,達賴喇嘛對西藏中生代、新生代已無影響力,此說毫無調查依據,且與事實相悖。

2025 年 7 月 6 日,為因應尊者 90 華誕,中共如臨大敵,在全西藏展開空前監控:拉薩市中心戒備森嚴,煨桑、轉經等宗教活動逾四人即遭警盤查騷擾。網路嚴格管制,軍警分批進駐縣鄉村。

西藏阿壩 20 多歲的知名青年歌手阿桑翻唱《和平王子》並上傳社交平台祝壽,隨後即遭拘捕下落不明。歌詞大意如下:「誕生於雪域安多/足跡遍及偉藏/事業成就於印度/和平王子我等思念您。」

若如介文汲所言尊者已無影響力,中共何以如此緊張?這種極端反應,本身就是對達賴喇嘛持續影響力的最佳證明。

事實上,達賴喇嘛不僅仍是藏人的精神領袖,更是全球非暴力與人權象徵。他的教導廣譯多國語言,著作《為無聲者發聲》總結其四大使命智慧與慈悲。除了諾貝爾和平獎,更獲頒六大洲數十個國家所頒授超過 150 項國際獎項與榮譽。今年全球治理智庫更頒發金水星獎,以表彰其為推進和平、慈悲和永續發展的文化所做的努力。

今年華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錄影祝福,現任國務卿盧比歐、印度總理莫迪、台灣總統賴清德亦親簽致函賀壽。不只是李察吉爾,印度重要政要均蒞臨慶典。達賴喇嘛駐錫所在的整個印度達蘭薩拉小小山城湧進了人山人海,只為親自向尊者獻上祝壽心意,場面熱烈盛大,國際媒體廣泛報導。

捷克總統帕維爾更親赴拉達克覲見尊者並會晤藏人領袖,這是國際社會對其地位與西藏文化尊嚴的公開肯定。

印度一直以來將達賴喇嘛視為最尊貴的貴賓,對其採取相當於「國家元首級」的高規格禮遇保護。圖片取自達賴喇嘛臉書
印度一直以來將達賴喇嘛視為最尊貴的貴賓,對其採取相當於「國家元首級」的高規格禮遇保護。圖片取自達賴喇嘛臉書

如果介先生真關心西藏,應先了解中共數十年來對其制度性地破壞,以及流亡藏人在尊者帶領下如何守護並讓世界看見西藏。

六、印度安保不是「監控」

介文汲在節目中將「印度為達賴喇嘛提供安全保護」曲解為「被印度監控」,此說法在邏輯上站不住腳。安保人員的職責是防範外部威脅、保障領袖安全,而非限制其行動自由。達賴喇嘛是中國政府長年攻擊的對象,印度作為東道國,提供安保屬於國際責任,而非政治操控。

事實上,印度一直以來將達賴喇嘛視為最尊貴的貴賓,對其採取相當於「國家元首級」的高規格禮遇保護。這不僅展現了印度政府與人民的誠意,也體現了對西藏宗教領袖及其社群的尊重與支持。

若依介文汲的邏輯,全球各國元首在海外訪問時,凡是受到當地主辦方提供的最高安全防護,豈不都應被解讀為「遭到監控」?這顯然荒謬。將正常且必要的安保措施,扭曲為政治控制,不僅是邏輯錯誤,也與一位外交官應具備的專業判斷背道而馳。

七、媒體應有的責任

中天新聞製作西藏議題節目,本應是好事。然而,既然涉及複雜且敏感的宗教與歷史議題,就更應事前做足功課,查核史料,訪問或邀請專業學者,避免將錯誤資訊傳遞給觀眾。媒體的責任,不只是提供聲音的平台,更是確保資訊真實與完整的守門人。

一個尊重新聞專業的媒體,應該了解這樣的議題牽動的不僅是史學爭議,更關乎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存續與國際人權形象。如果在缺乏準確資料的情況下放大錯誤訊息,不僅會誤導大眾,還可能被外部勢力利用,成為政治宣傳的一環。

結語

正因如此,面對錯誤資訊與外界的誤解,我們有必要作出清楚回應。西藏議題不是用來作秀的談資,而是攸關民族延續、宗教尊嚴與人權保障的嚴肅課題。評論者與媒體若不願在掌握基本史實與背景的前提下發表言論,輕率武斷的評論只會讓謠言取代真相,讓失實的敘事在輿論場上反覆複製。這種對歷史的忽視與對信仰的漠視,不僅傷害西藏人民,也損及新聞專業與公共討論品質的基本要求。

尊重歷史,是負責任的立場;尊重宗教,是維護文明的底線。唯有如此,公共對話才能建立在真相與理性之上,而非在偏見與誤導之中流轉。

我們將於 11 月舉辦「雪域論壇——2025 尋找共同點」國際研討會,探討達賴喇嘛轉世制度的歷史沿革、宗教意義與當代挑戰。我們誠摯邀請關心此議題並願深入了解的學界與社會大眾參與討論與辯論,讓真相與專業在開放的平台上被充分呈現,並持續守護自由民主世界所共同信仰的價值。唯有如此,才能不負歷史與時代賦予我們守護真相與尊嚴的責任。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達賴喇嘛轉世的核心意義──守護西藏歷史文化主權
達賴喇嘛90歲慶生!戴「Team Taiwan」帽子 揚名國際
中共當局無權干預達賴喇嘛轉世
更新時間|2025.08.15 07: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