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品牌近年來很流行舉辦「製錶講堂」之類的課程活動。因為啊,錶迷們常常抱怨,現在手錶都賣得好貴。品牌覺得,與其費盡唇舌一個個去解釋,不如直接讓客人親手體驗各項製錶技術,就會知道這些工藝技法有多麼困難。然後,也就不會嫌手錶賣得太貴,交貨太慢,一個個乖乖地買單。
德國朗格上個月在清邁的熱帶叢林裡舉辦的這場「 鑑賞家學院」,就是這樣的活動。
製錶師的好意與不懷好意
每一次,我參加品牌所舉辦的這類型製錶課程,總能深刻體驗到他們心中「好意」與「不懷好意」這二部分。
好意是:他們的確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非常誠懇而且熱情地,想要把腦海裡的製錶知識,全部告訴你知道;而不懷好意的部分是:他們總是「賊賊地」微笑著,等待你把螺絲彈飛,滿地找零件時,那個困窘求助的表情。很壞。
十月中旬的清邁,陽光炙熱但微風清涼。我坐在這間以Villa客廳臨時改裝成的製錶教室裡,親自動手體驗了朗格著名的「二次組裝」工法,以及機芯零件的鏡面打磨技術,還有朗格獨家tremblage 雕刻技法的祕訣。經過這次課程,我很確定我不要當一個製錶師。直接花錢買錶,輕鬆多了。
朗格「二次組裝」的真正奧義
在朗格製錶之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二次組裝」工法,每一枚機芯都會被組裝二次。第一次組裝,重點在於確定機芯裡的數百個零件是否完全吻合並操作流暢。經微調確定之後,所有零件又全部重新拆解掉,然後再一一清洗、打磨與拋光,並且在特地零件上做傳統裝飾、雕刻。例如,夾板上的波紋,擺輪夾板上的雕花,還有K金套筒做鏡面拋光。每枚機芯都進行二次組裝,過程極為耗時,也因此讓朗格的手錶產量少,交貨緩慢。但這是朗格貫徹品質的重要堅持。
這次的課程,我們被交付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首次組裝在夾板上的「黃金套筒」拆解下來,經過「鏡面打磨」之後,再二次組裝到夾板上,然後把二側的「藍鋼螺絲」鎖緊。
我完全沒有料到會被交付這麼困難的任務。黃金套筒與螺絲極為微小,光是把螺絲起子對準溝紋就是一大挑戰。就算成功地螺絲旋下,表面也已經傷痕累累。
而黃金套筒被取下之後,則先把它平平壓在一塊軟木之上,開始做鏡面打磨。打磨方式是三片「鑽石粉」研磨紙上做「8」字型的連續動作。右邊最粗的鑽石粉末會磨去較大的紋路,中間則讓表面完全平滑,最後再以最細的鑽石粉末,拋磨出鏡子般的映人光面。
然而,這也非常困難。手的力道要輕而且平均,打磨面才平整無瑕。而且黃K金極軟,如果太用力或打磨過久,則黃金套筒的高度降低,就無法與夾板等齊。裝上夾板之後,原本打磨好的鏡面又被鎳子刮壞掉。螺絲位置無法對齊,藍鋼鎖不上去。整個真是一蹋糊塗。失敗(瘋狂抓頭)!
被我夾爛的黃金螺絲
第二個任務,把螺絲平衡擺輪上的一顆螺絲旋下來,然後再裝上去。
千萬不要以為,這個任務簡單多了。平衡擺輪上的螺絲,為了達到配重的平衡效果,是以黃K金製作的。其質地極軟,光是把鎳子夾上去,就已經把它夾壞掉了,更何況是把它旋出來再鎖回去。最後,螺絲頭被我弄到凹凸不平,有如一顆被壓壞的蘋果。失敗!
左右顫動製作出粒紋雕刻
第三個任務,我們則要親手體驗朗格製錶著名的雕刻工法。朗格製錶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原因,就是因為其機芯的每個部件都以特定方法修飾。同時,他們還有一個特別版系列叫Handwerkskunst,其面盤經由雕刻師以純手工雕刻,甚至包括線條非常銳利細緻的品牌logo與時標數字,實在非常厲害。而這次我們要親手體驗的,也就是面盤上有精細均勻的「粒紋結構」的tremblage雕刻工法。
所謂tremblage技法,是雕刻師以特製刻刀,在面盤材料上做「左右顫動」的輕微動作。由於刻刀上有數道尖尖的刻痕,每顫動一次就留下一排顆粒,所以當雕刻師在面盤上以各個方向「顫動」雕刻,粒紋就會漸漸地佈滿在面盤之上。
但這也非常非常困難。每一次顫動的施力都要非常平均,粒紋的大小才會一致。同時顫動的手勢要輕盈跳動,否則粒紋會被拖成一條長痕,再也無法補救。現場,只見全場學生們(有許多都是厲害的收藏家)大家沉默地低頭工作,然後時不時發出懊悔的慘叫聲。
所以說,這些就是製錶師們「超壞心」的目的啊!他要讓大家知道,這些工藝技法有多麼困難。然後你就不會嫌手錶賣太貴,交太慢,大家都乖乖地買單。朗格,真是又讓我的見識到了。
在現場,朗格也在櫥窗裡展示了許多工藝錶款。包括才剛剛發表的Richard Lange 芝麻鏈小三針錶款。以及去年發表的1815 Tourbillon Handwerkskunst「粒紋工藝」陀飛輪腕錶。還有「朗格1號」Lange 1 Tourbillon Handwerkskunst 錶款。
總而言之,就是要讓客人們在被軟禁在這座奢華酒店裡的所有時光,全都被華麗的錶款包圍,不斷地催眠著:「手錶好美啊!手錶好美啊!快來買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