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掌握,相較之下,由法務部推薦的委員名單,涵蓋檢方、學界及律師代表,其中不乏是留學海外的知名刑法學者,法務部的推薦名單除了考量專業,還兼具北中南區域平衡,由於法務部長邱太三不是人選決策成員,連法務部推薦的人選,也有多人中箭落馬。
本刊調查,由法務部長邱太三推薦的司改會委員名單因基於尊重司法院,因此未推薦法官代表,在檢察官部分,排除調部辦事的一級司處長,並顧及地區平衡,推薦人選包括司法官學院院長蔡碧玉、法務部參事陳瑞仁、台中高分檢檢察長江惠民、橋頭地檢署檢察長王俊力、高檢署檢察官柯宜汾(將調任行政院洗錢辦公室執行秘書)等人。
律師推薦部分,包括楊盤江(台中律師)、陳重言(留德背景、前檢察官)、黃丁風(基隆律師)、葉奇鑫(資訊專家、前檢察官)、賴芳玉(長期關注家暴事件)。
至於法律學者則均為刑事法與公法學者,包括林明昕(台大、留德)、林鈺雄(台大、留德)、張明偉(輔大、留美)、林志潔(交大、留美)、陳子平(高大、留日)、林裕順(警大、留日)。
本刊調查,法務部所推薦的人選最後必須送到由司改國是會議人選決策小組,由兩位副召集人及五位分組召集人討論決定,由於邱太三並非人選決策成員之一,因此,法務部送出去的推薦名單,包括一名檢察官、三位律師及兩位學者,最後都成為遺珠之憾,未能入選。
由於黑箱作業批評聲不斷,台灣陪審團協會、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北社、永社、司革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民間社團組成的人民司法改革聯盟,不滿司法改革會議缺乏核心價值以及願景,明天將到司法院外舉行「要全民的司改,不要貴族司改」記者會。
更有法官不客氣地說,「這些人到底是怎麼選出來的?每位推薦人推薦了誰?每一位被推薦人是誰推薦的?所有法律人和全民都有權要求籌備委員會公開資訊。」「司改是應當全民的司改,不是民間司改會挑選進入的投票部隊可以決定的!」
不過,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要不要公布遴選過程與標準,是總統府幕僚的作業,許宗力雖身為副召集人,沒有權力決定要不要公布,籌備委員是各領域專家,是依照他們的看法與理解去選擇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