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泮池:2000年我建立肺癌細胞株與癌細胞轉移模式,當時我是醫學院教研副院長又是台大醫院教務分處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只要有人願意幫忙研究解決肺癌問題,我都是無條件將細胞株給願意研究的人、never say no,加上當時郭明良真的很優秀,因此在2002至2010年間有長期的合作,但沒有因私下感情好就合作特別密切,因為我同時還有和其他研究者合作;外界謠傳推薦郭明良擔任台大生科院院長,也是誤傳,這是前校長李嗣涔任命,並非在我任內。
記者:這次論文造假案爆發後,部分媒體和學者對於調查中尚未釐清責任歸屬前就遽下定論,面對這些壓力,當時的心境如何?
楊泮池:我是比較相信體制,必須要讓科技部與教育部獨立調查結果出爐,雖然很多聲音要校長請辭,但我自己很清楚,我沒有學術倫理的問題,必須忍到結果出爐後再澄清,當然過程中真的很悶,也常跟朋友抱怨,幾個月來真的很難過,現在既然已經證明我未違反學術倫理,最大希望是台大能走出這段時間的陰霾,畢竟台大停滯半年甚至1年,這對台大傷害非常大。
這段時間媒體與網路的言論很多都不求證,有點類似獵巫,未審先判,很多事情沒求證就散布,整個社會發展很不健康,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也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出來幫大家服務卻被說成學閥,這樣以後沒人敢出來幫台灣做事,我看了網路上的言論,講得好像真的一樣,連登機證都能說是假的,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記者:這次造假論文問題,確實讓台大付出沉痛代價,但難保未來不會發生,對於結構性的掛名浮濫、教授升等僵化等問題有何建議?
楊泮池:論文掛名確實該檢討,有貢獻才能掛名,已經有上千位研究者使用我的肺癌細胞株與研究模式,合計發表近400篇論文,其中僅有20篇有我的名字,因此我絕對沒有浮濫掛名的問題,我自己是很兢兢業業在做這件事;但因為各領域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人文社會和生醫與物理就完全不一樣,必須尊重各領域並訂出掛名的規範。
至於升等問題一定要建立制度,特別是臨床升等,必須強化臨床的貢獻度,以及強調醫療技術與教學,而不是要臨床醫師回來做基礎研究,這不一定是他的專長,但相對的,要去避免這次事件後的寒蟬效應,外科醫師和基礎老師必須合作,否則研究出的東西不能用在病人身上,那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