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法部任特別檢察官穆勒 調查川普通俄
過去一個星期來,華府的「川普劇場」讓人眼花撩亂。
先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James Comey)無預警被川普開除;接著是媒體指控川普在白宮接見俄國大使和外長時,把ISIS機密資料外洩;然後又傳出川普在開除柯米前,曾要求他停止對前國安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和俄羅斯之間串連的調查。幾乎大部分的爭議,都圍繞著川普在大選過程中,是否和俄羅斯政府勾結並得到普丁的暗助。(可參見這裡)
星期三,終於輪到司法部門採取行動。美國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任命前聯邦調查局長穆勒(Robert Mueller)擔任特別檢察官,接手「俄羅斯政府影響2016年總統選舉與相關事務」的調查。
特別檢察官(special counsel)獨立於美國司法部門的行政指揮體系之外,被授權獨立進行調查。他可以自行挑選成員參與調查行動,在調查過程中,檢察官也毋須知會司法部正副部長或是與他們進行討論。
在調查中如發現任何不法,特別檢察官也有權進行起訴。最終在調查結束之後,須提交一份秘密報告給美國司法部。
穆勒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臨危受命主掌FBI。任內大力整頓這個龐大而老舊的官僚機構,一直到2013年歐巴馬任內卸任,經歷共和、民主兩黨的政府,受到兩黨的高度敬重。許多人都認為他是跨黨派的適當人選,在FBI內部也孚眾望。
更重要的是,特別檢察官獨立於司法指揮系統之外,直接向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負責(川普任命的司法部長塞森斯,因涉及隱匿在大選期間兩度會見俄國大使的爭議,而在涉俄調查中自請迴避)。這表示川普沒辦法像開除柯米一樣,一有不利於自己的調查,就立刻把特別檢察官炒魷魚。
川普:我受到「最不公平」對待
川普在選戰過程中,經常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眉來眼去。但川普始終否認,他的競選團隊和莫斯科方面有任何的串謀。並把所有不利於他的消息,都稱之為「假新聞」。星期三他在海岸防衛隊學院畢業生的演說中,直接向學生們抱怨,說自己當總統的短暫任期內,受到有史以來比任何總統都「更不公平」的對待。
川普抱怨自己是史上受最不公平對待的總統。
我已經說過許多次,一個徹底的調查將證實我們目前所知的,我的競選團隊沒有任何外國的組織有任何合謀。
不過外界指控,川普無預警開除FBI局長柯米,並且施壓柯米停止對弗林與俄羅斯關聯的調查,已經涉及妨礙司法。
彈劾川普?談何容易
隨著漫天飛舞的指控,許多人對於把川普拉下台顯得躍躍欲試。
來自德州的民主黨眾議員葛林(Al Green)星期三率先發難。他自稱帶著「沈重的心情、責任心的驅使」在國會裡提出彈劾川普的呼籲。
根據媒體報導,川普開除了FBI局長之後,美國民調首度出現支持彈劾川普(48%)的民意,高於反對彈劾川普(41%)。
二月份以來的統計,贊成彈劾川普的民意(藍線),首次超過了反對彈劾(紅線)的民意。
彈劾川普的傳聞一出,提前反應的美國股市出現了川普上台之後的最大跌幅。但是,彈劾美國總統到底簡單不簡單?
根據美國憲法,當總統「因叛國、貪污、或其他重大犯罪或不法行為而定罪,將彈劾免除其職位」。 其中比較值得爭論的是,「重大犯罪」或「不法行為」到底指的是哪些事。
華爾街股市在川普種種不利新聞推動下,出現選後最大的跌幅。
彈劾程序必須由眾議院開始,透過簡單多數即可成立,隨後送交參議院進行審判。在參議院彈劾案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這是美國歷史上從未曾跨過的門檻。
儘管川普從宣誓就任之前,就有各種彈劾他的聲浪,不過美國歷史上,只有兩名總統任內面臨過彈劾的考驗,而且最後都順利過關。
最近的一次是柯林頓總統在1998年,他因為陸文斯基案在大陪審團面前作偽證、和意圖妨礙司法而遭到彈劾。
當時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已過半票數通過了彈劾,不過在隔年的參院表決中並沒有得到過三分之二多數的通過。且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柯林頓有超過七成的民調支持率。
另外一次彈劾案,則是發生在十九世紀,在林肯遇刺之後接任總統的約翰森。他在1868年撤換了戰爭部長史坦頓之後,遭到眾院的彈劾。有些美國媒體,也把約翰森撤換史坦頓拿來跟川普開除柯米的事件相提並論。最後約翰森在參議院的表決中,以一票之差保住了總統的職位。
基於彈劾總統的高門檻,加上共和黨目前穩穩掌控參眾兩院的多數(眾院:238對193;參院:52對46,兩名無黨派),彈劾川普在理論上可行,但是真的把他拉下台的機會並不大。
不過,反川普陣營也非毫無機會。如果川普真的勾結俄羅斯,叛國通敵而且罪證確鑿。即使他逃過彈劾,恐怕也會像當年水門案裡的尼克森一樣,在眾叛親離、民意盡失的情況下,面臨主動辭職倉皇下台的命運。
參考資料:
Impeachment chatter ratchets up in halls of the Capitol(Washington Post)
Robert Mueller, Former F.B.I. Director, Is Named Special Counsel for Russia Investigation(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