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礁溪國中電腦教室,詹青蓉的課堂,有學生開著臉書、有的在用遊戲學習平台「打 Game」,見到鏡頭毫不迴避。「我的上課原則是責任制,當你做完該做的事,剩下時間就是你的。」詹青蓉說,不需要一直把孩子綁在課堂上,給他們一些呼吸空間,「當學生想要趕快完成任務去做自己的事,反而會更積極認真。」
課堂上,詹青蓉有種不怒而威的氣勢,學生如此形容她,「一開始覺得老師很兇、很難親近,學長姐都說她很恐怖,但熟悉之後覺得她是好人,還為了電競比賽四處找資源。」
父親威嚴軍人 母親愛的教育
有時像嚴父,有時像慈母,詹青蓉的個性也許跟家庭有關。
從小在宜蘭市區長大,高中讀宜蘭高商、後來插大考上文化大學。詹青蓉的父親是軍人,「他是超級威嚴、很矜持的台灣傳統男人。」小時候家境不好,但媽媽跟外婆非常樂觀,「他們給我的教育就是,如果碰到跟我們一樣家境不好的人,像是同學或室友,可以的話就盡量幫助他們。」
她想藉由電競拉拔學習動機比較低的學生,也跟成長背景有關,「我是苦讀型的,不是資質聰穎的人。」「家族同輩的數十人中,若以成績來看,我排在後段,他們隨便都能考上明星學校。」她笑說自己也被升學主義荼毒過,但媽媽跟外婆從不打罵她,而是循循善誘,「在當時家族龐大的壓力下,他們用柔軟的心對待我,就像注入一股暖流。」
她形容這段經歷就像一顆種子種在心裡,「我可以更了解學生的心態,有人可能是慢熟或晚成,但老師就要學習陪伴跟等待。」
為哥哥大哭 卻從小打架長大
另一位影響她最多的是哥哥。哥哥詹勝凱大她一歲,在礁溪國中鄰近的國小任教。哥哥最崇拜的人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從實踐中學習」,反對傳統機械式的教育方法。詹青蓉形容哥哥是「苦行僧」,「他一直以來都在做學習動機跟文化弱勢學生的耕耘。」
12年前,哥哥為了幫助偏遠的弱勢孩子,想到宜蘭跟花蓮交界的澳花國小任教,讓她在家嚎啕大哭,「感覺好像要失去一位哥哥。」詹青蓉笑說,「還好最後他沒去,因為他把名額讓給學弟,不跟學弟搶飯碗,也算有惻隱之心。」
妳為哥哥大哭,你們從小感情一定很好吧?得到的答案卻是「我們打架長大。」
「那個年代,臭男生跟臭女生就是彼此不相容。」詹青蓉笑說,他們在高中前都是「互相討厭的狀態」,直到大學兩人離開家裡,在台東讀師院的哥哥開始跟她分享一些偏鄉孩子的故事以及教育理想,「哥哥用講道理取代嗆聲,我們就自然而然就變好了。」
耳濡目染下,詹青蓉也相當重視學生的思辨能力,希望學生「勇於表達」。她兩年前開始用「翻轉教室」的教學方法,利用線上教學平台,讓學生先在家裡看過課程內容,在課堂上則進行實作與主題討論,「你會不會不是重點,而是你有沒有辦法邏輯性的、能論理的把它講出來。」她強調,學生被課本制約太久,「很多事不該有標準答案」。
在意學生感受 見微知著
這次電競大賽跟詹青蓉密切合作、負責營運PaGamO遊戲學習平台的「幫你優團隊」專案經理李家蓁,形容她是一個「永遠把學生擺在最前面」的人,還透露了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小故事:
「電競大賽在比賽分組時,為了讓所有學生都有成就感,她將學生依照學習動機的高低分成A、B、C三組,但她怕學生被貼標籤,故意顛倒刻板印象,將A組設定為學習動機比較弱的學生,C組是學習動機比較好的學生。這個貼心的小舉動,其實就是因為她在乎學生的感受。」
教職經歷16年,詹青蓉一直在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不照本宣科、甚至大膽運用電競教學、她自嘲是「離經叛道」的老師,但從校內開始影響,甚至宜蘭也將因此舉辦全縣的學科電競大賽,傳統的觀念跟風氣,都在改變。
而對學生來說,更是一輩子的回憶,就像台大教授葉丙成所說:
「想像一下,這些礁溪國中的孩子,畢業後二三十年,他們可能都還津津樂道,當年曾經有一位詹老師很狂,搞了一個他們一輩子都記得的一場很屌的社會科電競大賽。」
按讚加入《Mirror Media ACG》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ACG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