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這款app名叫「病人電子回報系統」(electronic patient reporting system,簡稱ePro),是紐約「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為癌症病患特別研發的一款app,可監測呼吸、睡眠困難等12項症候,然後透過平板電腦固定回傳給醫療團隊。
率領團隊進行研究的腫瘤學家、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巴世(Ethan Basch)表示,癌症病人使用ePro,當病情轉劣,app就會自動通知醫生或護士,讓醫療人員提高警覺。巴世指出,如此讓團隊能提早介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巴世教授另指出,使用ePro的病人忍受化療的能耐,要比沒使用的人高很多,原因在前者送醫時,不像後者那麼虛弱,無法忍受煎熬身心的治療。另外,ePro病人較不必跑醫院或院,減少感染「困難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風險。巴世表示,ePro病人生活功能也更好,可以起身離床,生活品質好得多,與腫瘤學家們預測一致。
但學者們在此之前,並沒料想到一套app,竟能讓那麼多類型及人數的癌症患者受益。研究發現,使用ePro的病人能活上31個月,而沒用者為26個月。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度大會。學會主席海耶斯(Daniel Hayes)表示,使用ePro可以讓醫護人員把病人當人來照料,而非被動的藥罐子。
《金融時報》指出,目前製藥業界挨炮轟,說他們研發出來的藥劑那麼貴,但效果只與ePro系統類似,甚至更糟。比方羅氏藥廠的卵巢癌用藥只能延長生命達5個月,每月要付出近6,000美元(約新台幣18萬1,662元)的費用。而禮來藥廠的某款癌症用藥能讓某些病人續命不到2個月,但每月要價達8,000美元。
巴世教授2007年在「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任職時,使用ePro系統,當時邀請760多位癌症患者參與。但團隊直到最近才起意分析當初實驗數據,以了解ePro能延命多久。巴世指出,現在腫瘤學家能取用的科技已日新月異,比方智慧手錶等穿載式裝置,能即時把患者的數據,如睡眠型態及活動力傳輸出來。
巴世表示,ePro雖是「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特殊設計的應用,但要用低成本來複製,十分容易。目前就有以色列公司在研發名叫 MoovCare的商用版應用,可望賣給各醫療院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