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仍破碎】清理海洋垃圾 齊柏林想拍荷蘭青年故事
時事
發布時間:2017.06.14 04:3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曾花了不少時間,描述台灣海岸線遭受破壞。齊柏林的鏡頭,捕捉到漁港密集開闢、消波塊林立、海岸濕地面積逐漸減少,包括桃園觀音鄉藻礁,因海水污染生長趨緩;高雄茄萣區沿海,因碼頭設置阻斷沿岸漂沙源,導致海岸逐漸流失侵蝕;花蓮海岸邊垃圾場崩落,垃圾遭海浪冲蝕,這些問題,至今仍無顯著改善。
據統計,到2050年,全球海洋垃圾就會比魚類還要多,屆時四面環海的台灣也無法獨善其身。齊柏林的《看見台灣II》就打算拍攝荷蘭青年柏楊史萊特(Boyan Slat)的清除太平洋垃圾帶計畫,希望台灣能從中學到經驗。
如何清理海洋垃圾,是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Ⅱ》最想探討的問題之一。(翻攝環保署臉書)台灣被各種港口團團包圍,其中,漁港的密度居世界之冠,平均不到9公里就有1座,港口防波堤所產生的突堤效應,被證實是海灘的殺手之一。
3年多前《看見台灣》上映,震撼了台灣社會,人們感動於空拍畫面呈現的台灣壯麗之美,更痛心於著眼於經濟利益,對台灣土地造成的傷害。
齊柏林曾說:「台灣過去實在是非常美麗!但是這幾十年來,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實不經意地傷害了她。」他對台灣的愛溢於言表,也讓更多台灣人開始關心環境議題。
如何清理海洋垃圾,是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Ⅱ》最想探討的問題之一。(翻攝齊柏林的飛閱台灣臉書)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