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仁指出,只要爭取到授權,我國可參與新藥在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等地的使用,且因這些國家都是WHO成員,一個療程600美元,絕對不會賠錢。蘇懷仁強調,雖然台灣的結核病已經可以百分之百診斷並通報,但此新藥對其他國家是一大機會。
蘇更向馬分析說,台灣能百分之百防治結核病卻無人知道,透過新藥的亞太區代理,可以將成功經驗帶往這些國家與WHO,台灣藥廠更有機會接下訂單,直接在台生產,創造台灣生技的工作機會,而且中國有此需求,我國取得授權更有利於兩岸的談判占有優勢。
但當時馬英九似乎沒聽懂高中同學的苦口婆心,僅決定先請衛生署研究,若可行再聯繫;蘇不死心,繼續說:「嬌生內部已經有雜音,認為此新藥以中國為主要市場,應該授權給中國而非台灣,我國如果要搶,必須在幾週內決定。」但馬還是決定由衛生署研究。
前疾管署長郭旭崧表示,當時決定交給衛生署,就錯過取得授權的時機點,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是新南向政策最佳的契機。可惜蘇懷仁2年後因淋巴癌過世,機會就此從我國手中錯失。
醫界人士分析,當時陪同馬和蘇電話交談的,若是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而不是總統府副祕書長羅智強,結果可能會不一樣,至少葉知道蘇講的是天大的機會,可惜馬政府時代的生技政策都仰賴馬大姊馬以南,生技業都知道要成事得往馬大姊家跑。
事後,蘇與衛生署雖然頻頻信件往來,卻因馬交辦的對象錯誤,衛生署管的是國人的疾病,而蘇真正需要的是從行政院以戰略考量,出資或尋找財團盡力搶下新藥授權,作為前進WHO或東南亞國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