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公開替貓頭鷹請命,是因為1997年哈利波特第1本小說上市,2001年改編電影上映之後,立即在英國颳起一股魔法旋風,許多年輕讀者都想模仿書中主角,在家裡養隻貓頭鷹當寵物,沒想到卻引發貓頭鷹大量遭棄養的後遺症。
當時在北威爾斯1所鳥類收容所曾有9成的棄鳥,都是因為民眾飼養後發覺不合適,送來收容所請求收拾爛攤。雖然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這些鳥兒是因為哈利波特電影而遭逢厄運,但收容所負責人指出,棄養數量確實比小說和電影上市前明顯增加。
而類似的問題,現在似乎也在東南亞悄悄浮現。繼印度等地傳出哈利波特電影帶動貓頭鷹飼養潮之後,印尼最近也出現了貓頭鷹交易突增的情形。
根據野生動物研究人員估計,峇里島和爪哇島上的鳥類市集裡販售的貓頭鷹數量,從2001年的1年數百隻,暴增到了2016年的1年1萬3千隻。2001年以前,貓頭鷹只占所有販售鳥類的千分之一,去年卻激增到了1.5%,成長速度驚人。
而2001年,正是第1部哈利波特電影,在印尼上映的那一年。
馬來話的貓頭鷹,是Burung Hantu,但如今印尼人卻普遍稱呼貓頭鷹為Burung Harry Potter,亦即「哈利波特的鳥」的意思。當地的網路討論區經常可看到網友發問,請教如何才能買到貓頭鷹,諸多現象都指向了電影和小說推波助瀾,讓原本不受青睞的貓頭鷹,躍升為熱門寵物鳥。
印尼不少島嶼上仍不時可捕獲瀕危的貓頭鷹品種,市面上1隻貓頭鷹最低只賣6美元(不到新台幣200元),最高也不過30美元,對一般印尼民眾來說,都是可以輕易負擔的價位,因此這股貓頭鷹「瘋」潮,令保育人士相當憂心。
雖然印尼現行法令並不允許貓頭鷹捕捉和販售,但當局對違法行為視若無睹,從未加以取締,貓頭鷹的族群數量也缺乏完整調查和紀錄,讓保育組織難以掌握鳥群受到的衝擊。
貓頭鷹渾圓的身形和無辜的大眼,讓牠們受到不少人喜愛,但事實上,牠們並不適合飼養在籠子當寵物。貓頭鷹需要有寬敞的空間,供牠們自在飛翔;屬於猛禽類的牠們,不能餵食加工飼料,只吃整隻的老鼠或兔子;而且貓頭鷹個性獨立,除了伴侶外,不喜與其他動物相處,都讓牠們與理想的寵物特質相去甚遠。
因此,動物專家表示,如果真心喜愛貓頭鷹,就該讓牠們不予束縛、徜徉於大自然,遠遠欣賞牠們的可愛姿態。